【2017年整理】公司利用法人独立地位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法律研究.doc

【2017年整理】公司利用法人独立地位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法律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公司利用法人独立地位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法律研究

PAGE PAGE 2 公司利用法人独立地位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法律研究 ——浅谈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作者:王桂学律师 【摘要】公司法目前在完善“法人制度”方面确立了“两种情形,一种制度”。两种情形是指“滥用公司的独立地位和滥用股东有限责任”情形,一种制度就是“股东有限责任否认制度”。并没有确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前者是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后者是保护股东债权人利益的。但无论是公司债权人还是股东债权人的利益,当可能因公司或股东的行为遭受侵害时,都应当给予救济和保护。 【关键词】 法人独立人格;股东有限责任;非经营性行为;两种情形,一种制度;过错推定 前言: 我国公司法第三条确立了构建公司的两大基石,一个是公司法人独立人格制度,另一个就是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对两大基石的完善和补充。本文以两大基本制度为基础,认为股东与公司共同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是股东有限责任否认制度,暂且称之为广义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公司与股东共同对股东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暂且称之为狭义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而狭义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目前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急需建立和完善。 一、一个案例引发的问题 自然人甲方欠自然人乙方1000万元人民币,经乙方多次催讨,甲方都未能归还,并且现在也不知道甲方所踪。经查询,甲方是几家公司的股东,并且在负债期间,甲方曾对一家有限公司大笔增资1800万元。可增资后不久,该公司账面上就只剩下几万元,也没发现有什么固定资产和投资方向。乙方起诉后,没有调查到甲方其他有价值的财产线索,依法申请法院查封了甲方投资在上述公司的股权。 以上自然人均具有完全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现在的问题是: 1、甲方将钱不是用于还款,而是用于投资公司和给公司增资,一旦投资或增资完成,就变成了公司的财产,独立于股东财产,乙方无法要求公司退还这笔钱用于还款。 2、法院虽然查封了甲方的股权,可没法查封甲方作为股东的公司的财产。直接导致股权被查封了,可甲方已经或可以继续将公司资产转移,公司变成了一个空壳。查封的股权已经没有价值,或者说股权价值不断缩水。结果是保全了股权却“保不住”财产。 公司变成了合法逃债的手段。 二、根据目前法律可能采取的途径分析 以上案例,甲方为公司股东,乙方作为甲方的债权人,即为股东的债权人,查封的是公司股权,股权价值和公司经营活动、公司非经营性行为和活动、管理人员和实际控制人的行为等息息相关,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除了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影响公司净资产盈亏和股权价值外,作为股东的债务人若出于逃避债务和转移资产的考虑,利用职务上便利、对公司的控制等因素,通过公司采取“放弃债权或债权担保或无偿将财产赠送他人,或将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他人,或为他人提供担保等增加自身债务”等行为(暂且称之为公司“非经营性行为”)的方式不断使公司的净资产缩水,将直接导致股权价值的贬低或大幅度降低,甚至没有任何价值。更有一些债务人在投资公司或为公司增资后再通过一些较为隐蔽的方式和手段将公司资产转移出去,以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那么,对于上述一系列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的公司非经营性行为,债权人如何才能维护自身利益呢? 201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简称《民诉法》)对“行为保全”做了规定,但一方面新修订的内容在2013年1月1日才生效;另一方面,在上述案例中,“行为保全”的对象为作为股东的债务人的行为,无法对公司的行为作出保全。而上述一系列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的行为均是公司的非经营性行为。 可否利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来解决呢?仔细分析我国的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该制度是指股东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而本案中是公司的非经营性行为已经严重损害股东债权人的利益,能否要求公司对股东债务承担责任问题。显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简称《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是不能够适用的。还有没有其他法律途径呢? 从合同法的角度分析,公司若放弃债权或债权担保或无偿将财产赠送他人,或将财产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他人,或怠于行使到期债权,损害公司利益,进而导致股权价值缩水甚至丧失,股东债权人能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么? 撤销权的构成要件,我就不在一一分析。但从撤销权的行使对象来看,债权人只能撤销债务人的行为,而无法请求撤销债务人作为股东的公司的行为。至于公司通过为他人提供担保等增加自身债务负担的方式损害股东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传统的撤销权理论更是没有涉及。以撤销权理论来保障股东债权人利益,这条路也不通。 同样的道理,若公司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导致公司利益损失,进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