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一章 桩基础施工技术 一、桩基础的发展 桩基础不仅是现代正在迅速发展的基础型式,同时也是最古老的建筑物基础型式之一。早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前,人类就懂得在地基条件不良的河谷和洪积地带采用木桩来支承房屋和木桥等。1982年在智利发掘的文化遗址所见到的桩,大约距今12000一14000年。我国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出土的桩,大约距今六七千年。我国古代许多建造于软弱地基上的重型、高层建筑,正是成功地运用了桩基础,才抗御了无数次地层灾害和海浪冲击,至今仍不失当年雄姿。 * * 桩基础的大规模应用与发展,是在全国解放以后。50年代,首先在一些大型工程中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取得了桩基设计和施工的初步经验,建立了我国自己的施工队伍和装备,为以后大发展打下了基础:60年代,钻孔灌注桩和爆扩桩迅速发展,为在全国广大地区应用桩基础提供了可能性,并推动了桩基础的科学研究;70年代后期,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建筑的兴起,桩基础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无论是桩型的创新还是施工技术的进步,以及应用的广度和研究的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建筑、冶金、地勘等部门都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基础工程施工公司和科研队伍,桩基础已涉足于包括湿陷性黄土和膨胀土在内的各种松软地基,以及大陆架海域及基岩。当前,桩基础是高层建筑、桥梁墩台、海港码头、重型厂房和设备等广泛采用的基础型式。 * * ⒈ 桩——由各种材料制成的竖直或微倾斜的细长的基础杆件。 ⒉桩基础——由桩和承台两部分组成。 桩顶(头) 桩身 桩端 桩 桩尖 二、桩基础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 * 上部结构 承台 桩 地面 软 弱 土 层 桩端持力层 (岩层或坚硬土层) F G ⒊ 桩基础的作用 将上部结构传来的全部荷载,连同自重,通过承台分配给各桩,由桩传递到较深的桩端持力层中。 ⒋承台的作用 将上部荷载传递给各桩,并箍住各桩,使其共同受力,形成一个整体。 ⒌ 桩的作用 承受承台传来的荷载,并通过桩侧的摩阻力及桩端阻力将荷载传递到地基土中。 桩 承台 * * 1)通过桩的侧面和土的接触,将荷载传递给桩周土体,或者将荷载传给深层的岩层、砂层或坚硬粘土层,从而获得很大的承载能力以支承重型建筑物: 2)对于液化的地基,为了在地震时仍保持建筑物的安全,通过桩穿过液化土层,将荷载传给稳定的不液化土层; 3)桩基具有很大的坚向刚度,因而采用桩基础的建筑物,沉降比较小,而且较均匀,可以满足对沉降要求特别高的上部结构的安全需要和使用要求; 4)桩具有很大的侧向刚度和抗拔能力,能抵抗台风和地震引起的巨大水平力、上拔力和倾覆力矩,保持高耸结构物和高层建筑的安全; 5)改变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提高地基基础的自振频率,减小振幅,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 桩的作用 * * 6、桩基础的适用条件 (1)地基浅层土不能满足变形或强度要求,而一定深度有可靠的持力层; (2)当地下水位或地表水位较高,采用其它基础有困难或不经济; (3) 当地基极不均匀,而上部结构对变形又特别敏感(或重要建筑); (4) 当竖向荷载大且集中;有较大的水平荷载、动载或偏心荷载;受大面积地面堆载影响;软土上活载较大(油罐、料仓等)。 * * 桩基础的类型 一、按承台位置 ⒈ 低承台桩基——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下。 ⒉ 高承台桩基——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上,且其上部常位于水面以下。 ⒊ 二者区别 低承台桩基由于承台受周围土的嵌固作用,一部分水平力将通过承台传到周围土上。 高承台桩基,水平力则全部由桩承受, 水面 地面 地面 低承台桩基 高承台桩基 * * 二、按受力情况 端 承 桩 摩 擦 桩 ⒈ 竖直荷载 ⑴ 端承桩——桩穿过上部软土层,进入硬土层(或基岩)一定深度,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荷载由桩尖阻力承受。(桩短,持力层硬) 适用:表层软弱、土层不太厚,而下部为坚硬土层或岩层。 ⑵ 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由桩侧摩阻力承受荷载的桩。(桩长,持力层软) 适用:在一定深度内无坚硬 的持力层。 * * ⑶ 摩擦端承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端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⑷ 端承摩擦桩——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摩擦桩 端承摩擦桩 摩擦端承桩 端承桩 Qsu/Qu(%) 100~95 95~50 50~5 5~0 Qpu/Q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公司规章制度全套(律师修改).doc VIP
- 国家标准 GBT 13004-2016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pdf
- 蒋丽媛古文史二思维导图汇总.pdf VIP
- 简易呼吸气囊培训ppt课件.pdf VIP
- 山西经济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最全第三册全册教案(word)(2020年整理).pptx VIP
- 山西经济出版社信息技术第一册全册教案教程.doc VIP
- 2025《基于PLC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8000字.docx
- GMP认证--计算机化系统验证管理系统规程.doc VIP
- ZPW2000A轨道电路铁路信号基础设备维护87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提高卷全解析【测试范围:沪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二章】(上海专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