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己总结结构设计经验
结构设计经验FOR YAN Li
一、上部结构布置、PKPM建模、工作流程注意事项
1、小于等于C25混凝土时,保护层厚度+5mm【规范】
2、扭转位移比小于1.2,不用点双向地震
3、抗震缝相关规范:《抗规》6.1.4
4、有效质量系数90%,说明结构存在局部振动较多,较为松散,常为有较多不与楼板相连的构件的情况。
5、外边柱、墙的外边线到轴线距离沿结构全高一致。
6、双连梁:利用窗台增设连梁。例如原200X600连梁超筋,改为双200X450连梁,建模时按400X450输入正常连梁,计算结果均分到两根连梁上。
7、15m范围内不应出现非拉通榀框架【省规】
8、初次建模从CAD导入轴网至PKPM时,退出“AUTOCAD向建筑模型转化”菜单时不点“清理无用的节点”,否则刚导入的轴网、节点又被清除了。
9、现阶段6mm一级钢(270Mpa)供应不足,故不宜采用。
10、PMCAD建模时别忘了点“自动计算现浇楼板自重”!
11、 强制刚性假定
高层结构计算位移 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偶然偏心
双向地震【高规4.3.2】
偶然偏心(只看位移比)
高层结构计算配筋
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强制刚性假定
多层结构计算位移
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多层结构计算配筋:双向地震
·计算后发现楼层位移满足要求且位移比小于1.2,在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可不勾选双向地震。另外,计算配筋和出计算书时不勾选强制刚性假定和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12、调模型技巧:
·对于柱、墙较密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小,反之做大。
·受荷较大且靠边的区域柱、墙截面做大。
·地梁层尽量低矮以作为崁固端。
·扭转出现在第二周期:两个主轴方向刚度相差较大。
·扭转出现在第一周期:结构周边刚度弱于中间刚度。
·刚重比不足时,可调整地基土M值,实在不行就要考虑P-Δ效应。
13、楼板局部开大洞造成的明显薄弱部位应定义为弹性板;开洞较多或较复杂时应定义整层弹性板;多塔之间的连廊应定义为弹性板。
14、相对加强楼层外圈刚度原则:
·若整体刚度不强,仅刚好满足位移要求——加强外圈刚度。
·若整体刚度已足够强,位移远小于规范要求——削弱内圈刚度。
15、调刚度和质量的均匀性——再加强外圈刚度提高抗扭性——最后验算周期比、位移比。此顺序不能颠倒或遗漏。
16、跨高比5时,连梁按框架梁输入;
跨高比2.5时,连梁按洞口输入;
跨高比介于2.5与5之间,按洞口输入时应细分网格,按框架梁输入时,结构刚度偏柔。
17、实配钢筋超配系数:
和一级框架的框架梁和连梁端部剪力、框架柱端部弯矩和剪力调整应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来计算实际承载力设计值。超配系数是考虑人为配筋、材料因素的放大系数。
18、本层的建筑图是“放”在本层结构图之上。
19、梁上框架柱需加侧向约束梁。
20、标准层各层梁截面宜做一致,便于画梁、板图。
21、有放置填充墙的板块,需将填充墙荷载按均布输入,偏心放置时宜将荷载适当放大。
22、计算板配筋点选支座条件时只需在标准层的第一层点选,以减少工作量。
23、SATWE地震信息中“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附加地震数”用于有局部斜向布置结构的计算,角度取WZQ.OUT中“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
24、SATWE“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用于整体轴网斜向布置的结构(较少见)。
25、提柱网给建筑专业后确认可行,才能画梁柱墙配筋;梁截面宜先征求建筑专业意见,再进行建模,特别是外边梁。
26、室内外高差较大或不规则结构,可在地梁外周边设置挡墙,作为底层加强约束。同时可利用挡墙化解一些标高不在楼层面的梁的支座问题。
27、设计技巧:一边画结构平面图,一边提条件给其他专业以便完善模型,最后再画梁、柱、墙、基础图。
28、嵌固端取1层,即为基础顶面为嵌固端。若取地梁面或顶板面,则地梁面或顶板面以下梁柱墙配筋值放大1.1倍(嵌固端层号为地梁层号或顶板层号+1)。
29、嵌固端刚度需大于上一层的两倍【规范6.1.14】。
30、应注意薄弱层验算位移角是否满足要求【抗规5.5.5】
31、建模时,注意不要让柱子彼此靠太近,柱距宜大于5米,避免后期产生柱下独立基础碰撞问题。
32、高度大于150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贵州毕节十九小教师“跨校竞聘”工作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007-20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小型组织实施GB/T 45001—2020指南.pdf
- 2025贵州毕节二小教师“跨校竞聘”工作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算法合集之《浅析倍增思想在信息学竞赛中的应用》.ppt VIP
- TCSEB 0010-2019 爆破安全监理规范.docx VIP
-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监理规范》SL 523-2011.pdf VIP
- 《周期性麻痹》课件.ppt VIP
- 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中国专家共识解读培训课件-中心医院.pptx
- 一种连续铸造半熔态轧制的铜铝复合板带及其生产工艺.pdf VIP
- 办公楼物业安全管理服务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