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透析技术探针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docVIP

微透析技术探针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透析技术探针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微透析技术探针回收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丹 石力夫* 胡晋红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部,上海200433) 摘 要: 微透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动态生物取样技术,具有“活体、微创、实时、高效”等特点,其与现代分析技术联用,实现了连续取样和动态测定,可进行微量的定性、定量分析。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准确校正,是测定生物体中待测组分确切浓度的关键步骤,可提高大分子、难溶性物质的回收率,使微透析的应用更为广泛。本文对微透析探针回收率的影响因素、校正方法以及近年来提高回收率所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微透析;探针;校正;回收率;生物取样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Influence Factors for microdialysis probe recovery Wang Dan, Shi Li-fu, Hu Jin-hong (Department of Pharmacy, Changhai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433,China) Abstract:As a new technique for sampling,microdialysis has many merits, such as in vivo, minimally invasive, real time and high performance. Microdialysi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continuously monitoring reactions for qualitation and quantitation through coupled with analytical technique. Probe calibrations are required for accurate estimations of extracellular concentrations in microdialysis experiment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ecovery of microdialysis probe,factors affecting probe recovery, methods of calibration and the approach to enhance the recovery of macromolecule and indissolvable components. Key words:microdialysis;probe; calibration; recovery; biological sampling 微透析采样技术(简称微透析) 是一种活体细胞外液(ECF)生化物质采样分析技术。因其具有的微创性和取样的连续性,以及活体、原位取样,实时、在线检测等突出特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脑组织各种病理生理现象的探索性实验和神经生物化学的监测。随着微透析的发展与改进,其应用领域已扩展至药理、药物代 作者简介:王丹,女,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现代化,Tel:021E-mail:wdyy_618@ *通讯作者:石力夫,男,教授,研究方向:中药现代化,Tel:021E-mail:shilifu72227@ 谢、药物开发等研究中。透析液中的药物含量只是ECF中的一部分[1]。同时探针的回收率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干扰,随着疾病进程的改变[2、3],采样和给药时间的延长,回收率也必定有所改变。 1.微透析技术的原理: 物质沿浓度梯度扩散和半透膜对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通透性,将微透析探针置于组织中,当灌流液通过探针时,细胞外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合适的物质便会顺浓度梯度通过半透膜进入灌流液中。由于透析管中的灌流液不断流动更新,因此,跨膜浓度梯度始终存在,微透析得以持续进行。 2.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2.1 体外校正 体外校正实验是把探针放入已知浓度的样品溶液中,按体内微透析方法进行操作,一段时间后收集灌流液,测定灌流液中的药物浓度,并与溶液标准浓度相比,即得相对回收率。体外法没有考虑体内的生理因素对回收率得影响,所以,只有在体内因素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或只需知道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而不要求绝对含量时,体外校正才满足要求。 2.2 体内校正 相对回收率可以进行体外校正(in vitro calibration)和体内校正(in vivo calibration),在血液或胆汁微透析实验中,因为药物在其中扩散速度快,不影响探针的回收率,所以只进行体外校正即可;而在一些实体组织中,如脑、肝脏、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