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社会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群体社会化

一般的观点认为,“父母是儿童个体社会化的代理人”[1],他们对儿童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人不能代替的,他们的影响被认为是长期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一些新的研究结果不断出现,例如,在双生子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在同一家庭中,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各不相同,且从整体上来说,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没有显著影响6.Maccboy&J.Martin,1983)。这一研究结果不断被证实,也不断促使人们思考和探索,在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所起的作用不是显著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对儿童的发展起显著影响呢?在这一问题的背景下Hams.J.R而不是家庭(父母)。 ?(2008-11-16 01:11:33) 1 .群体现象及儿童的同伴群体??动物天生是群居的 ,人也不例外。人总是要把自己归于一定的群体。研究表明 ,群体存在以下五种基本行为现象 :(1 )群体中的友好行为。群体中的成员喜欢自己所在的群体胜过别的群体 ,会自发地做出有利于自己群体的行为 ; (2 )群体外的敌对行为。人们对不同于自己所在群体的别的群体有一种强烈的、甚至是互相伤害的敌对行为 ; (3 )群体间的对比行为。不同群体之间会由于群体内的友好行为与群体外的对立行为作用而使原来并不明显的群体差异不断加大 ; (4)群体内的同化行为。在同一群体中 ,各个成员会主动或被迫地与群体保持一致 ,从而使群体的一致性不断增强 ; (5)群体内的异化行为。在同一群体中 ,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与等级 ,使各个成员彼此不同。同时群体中各个成员也以各种方式努力使自己与众不同 ,以便在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儿童的同伴群体作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 ,也存在以上五种机制。哈里斯认为人类群体形成的第一步 ,就是把人归于各个群体之中。尽管皮亚杰认为分类是在学前期发生 ,但许多研究表明婴儿期分类就已出现。年龄、性别、人种是人类分类的三大范畴。对学前期儿童 ,年龄与性别范畴是主要的。一岁之前 ,孩子就能很好地区分男女、成人与儿童。到一岁时 ,儿童会对陌生成人感到害怕 ,对同龄儿童感兴趣 ,喜欢与之交往。2岁时 ,儿童会表现出对同性别儿童的偏爱。无论在任何文化和社会形态中 ,都存在儿童的游戏群体。在现代社会中 ,家庭之外的社会化就发生在儿童期的这些同伴群体之中。社会化是一个使群体中每个个体彼此更为相似的过程。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关注同伴群体的异化和同化现象。希望从这一角度解释个性差异。儿童群体发展中 ,成员同化与异化现象是并存的。在同一群体中 ,各个儿童总是力争在言语、穿着、行为上与其他成员保持一致。群体奉行多数成员认同的行为规则。一旦某个成员与其他成员行为不一致 ,他就会受到群体的严厉处罚 ,直到他改正为止。有关气质的许多研究表明 ,在儿童群体中 ,为免于同伴压力 ,儿童不得不与群体规则保持一致。这种因为群体强制作用而产生的行为一致性 ,对个性有长期影响。此外 ,除了同伴压力和群体惩罚之外 ,儿童本身对参与群体也有十分强烈的愿望。促使儿童自觉主动地与群体行为保持一致。正是这些群体同化现象 ,使同一群体的儿童逐渐地相似化。哈里斯指出 ,在群体中 ,同化与异化并不互相排斥。当旁边没有对立群体存在时 ,群体的自身特性就会变得不突出 ,群体成员会更倾向于把自己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而非相似的群体成员 ,群体中会出现等级地位与社会比较的差异。在每个群体中 ,儿童由于统治力量与受欢迎程度的不同 ,会有不同的等级地位 ,而这种群体内的等级地位高低 ,会对个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并对成年以后的生活产生长期影响。此外 ,同一群体中的儿童会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 ,其他同伴或成人也会对儿童进行社会比较 ,以此对儿童进行群体中的定位。这种社会比较与群体定位 ,加大了同一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 ,也对儿童今后的发展作了预测 ,从而产生深远影响。?由此可见 ,儿童在家庭之外 ,总是将自己认同于一个群体 ,他们在家庭之外的行为系统是由同伴群体规则决定的 ,这对他们今后个性发展有深远影响。同一家庭之间子女各不相同 ,很可能是由于他们属于不同的同伴群体而造成的。群体的同化现象 ,使得同伴群体而非家庭完成了社会文化的传递 ,直接促进了儿童在群体中的社会化。?2 .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化——社会文化传递??按照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 ,儿童在家庭之外的社会化是发生在同伴群体中的。社会文化传递是社会化的重要机制 ,我们所了解的所有传统、风俗、习惯、民族文化、社会规则 ,无一不是通过社会文化传递完成的。传统观点认为 ,家庭在这种文化传递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哈里斯针锋相对地指出 ,社会文化传递不是由家庭完成的 ,社会文化不是由父母传递给子女 ,而是由儿童群体传递的。如果说父母在文化传递中也起作用

文档评论(0)

liud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