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5第五节 螨 类专用课件.pptVIP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5第五节 螨 类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树病虫害防治3(信阳农专)5第五节 螨 类专用课件

第四章 茶树害虫 主讲教师:史洪中shz666@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节 螨 类 螨类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螨亚纲。其中与农业有关的植食性螨类主要为害植物的叶、嫩茎、叶鞘、花蕾、花萼、果实、块根、块茎,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品等,是很多成为农业上的重要害虫,也有不少种类还传播植物病害;捕食性的螨类则能捕食有害的螨和小型昆虫,对害螨和害虫种群起自然调控作用 螨类通常为椭圆形或卵圆形的小形或微形动物,与昆虫的主要区别是:体分节不明显,无头、胸、腹3段之分;无翅,无触角,无复眼;成虫足4对,少数2对;变态经卵、幼螨、若螨及成螨4个阶段。 茶橙瘿螨 形态特征:成螨体形小,长约0.15毫米,橙红色,前段体稍宽,由前向后渐细,呈圆锥形或胡萝卜形,体前段有2对足,伸向头部前方,腹背平滑,后体段有许多环纹,背面约有30环,尾端有1对尾毛。卵为球形,乳白色,水珠状。幼蛹初孵化时乳白色,后变橙黄色;足2对,形状与成蜗相似,但腹部环纹不明显。 发生规律: 全年发生代数随区域不同而异,长江流域茶区1年发生20代,世代重叠,虫态混杂,以成螨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气温回升后,成蛹由叶背转向叶面为害。成螨有陆续孕卵及分次产卵的习性,卵散产于叶背,成螨趋嫩性极强,多为害新梢一芽二、三叶,占总螨口的70%以上。全年有两次明显的为害高峰朔,第一次在5月中旬~6月下旬(广西桂林为5月下旬),第二次在8月~10月高温干旱季节,对夏茶和秋茶影响极大 茶叶瘿螨 形态特征:体长约0.2毫米,紫黑色,腹部近圆柱形,由前向后稍细,腹背部有环纹,背面约60环,背部有5条白色纵列的絮状物,体两侧各有排成一列的刚毛4根,腹部末端有刚毛l对,向后伸出,足2对。卵黄白色,圆形,半透明,散生于叶表上;若螨体黄褐色,近菱形,长0.05~0.10毫米,”有白色蜡状物,若虫与成虫相似。 发生规律: 每年均有发生,以成虫、若虫在叶部越冬,1年发生10多代,且世代重叠,7~10月为盛发期;成螨常栖息于叶面并产卵于叶面。高温干旱、荫蔽的茶园、苗圃苗木和叶片平展、隆起度大的大叶种易受为害。 防治方法: 干旱季节及时抗旱,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过于荫蔽的茶园要适当剪除荫枝,盛发期及时清除落叶,苗圃苗木以防为主,应在5月上旬喷药预防。如移栽时发现苗木有螨类为害,则应先喷一次药,几天后再起苗调运。秋、冬季进行轻修剪,并,将剪下的枝叶埋入土中,降低虫口越冬基数;用生物性无公害农药防治,在虫口高峰期前喷天力ii号1000倍稀释液、1.8%的爱福丁(新型抗生素)2000~3000倍稀释液。 化学药物防治,采摘期每667平方米用高效低毒农药杀螨星10~20克、20%的杀灭菊酯4000倍稀释液、73%的克螨特2000倍稀释液;50%的辛硫磷、35%的赛丹及杀灭净1500倍稀释液喷洒。春茶结束时用80%的代森锌15加倍稀释液、25%的哇硫磷、25%的双甲眯、20%的蛹死净、50%的灭螨磷800~1000倍稀释液、15%的速螨酮4000倍稀释液喷洒。苗圃和采摘茶园于秋茶结束后用波美0.5度石硫合剂或50%的乙硫磷1500倍稀释液喷洒,对抑制其翌年发生率有显著效果。由于螨类虫体小而多,喷药时必须将叶背、叶面都均匀喷湿,方能达到目的。 咖啡小爪螨、茶跗线螨 咖啡小爪螨 Olagonychus coffeae(Nietner) 又名茶红蜘蛛。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南方主要产茶省有分布。除为害茶外,尚为害咖啡、柑桔、棉花等多种植物。成螨、若螨刺吸茶树叶片汁液,被害叶片局部变红,失去光泽,叶面有许多白色蜕皮壳,最后硬化、干枯、落叶。成螨椭圆形,体长0.4~0.5毫米,暗红色。体背隆起,有4列纵行细毛,每列6~7根。足4对。卵近圆形,红色,有白色短毛一根。幼螨和若螨椭圆形,橙红色,均有足4对。在福建一年约发生15代,世代重叠,无明显滞育现象。全年以秋后至春前的旱季节为害最重,少雨年份更为严重。雌成螨寿命最长,一般10~30天。卵散产于叶面主侧脉附近。雌螨有吐丝结网习性。人、畜携带或苗木运输均能帮助其传播扩散。? 茶跗线螨 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 又名茶黄螨、嫩叶螨、侧多食跗线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长江流域各省茶区均有分布,尤以四川、贵州等省严重。若螨刺吸茶树嫩梢芽叶汁液,致使芽叶色泽变褐,叶质硬脆增厚、萎缩多皱、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产量锐减,品质下降。雌成螨椭圆形,体长0.2~0.25毫米,初为乳白色,渐淡黄至黄绿色,半透明。足4对,第4对足跗节上有一根鞭状纤细长毛。雄成螨近菱形,稍小。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上有纵向排列整齐细小的网状灰白色圆形蜡质小点。可发生20多代,以雌成螨在茶芽鳞片内或叶柄等处越冬。一般春茶期发生不多,夏秋茶期日均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