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葡萄生理病害供参习
葡萄生理性病害的识别及预防
葡萄,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在000年前叙利亚、埃及、伊拉克、南高加索、中亚细亚等地即有栽培。近年来,随着对葡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研究的深化,国内外市场对鲜食葡萄的需求日益剧增,但由于生理病害的普遍发生,严重地影响着产量、品质和效益,已成了鲜食葡萄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生理病害又难以鉴定,往往被误认为侵染性病害进行喷药防治,不仅给鲜食葡萄生产带来损失,而且严重污染环境和破坏了生态平衡。
从图中我们能看出,生理性病害是非传染性的,大多由于自然因素和营养失调引起的,表现出一些类似于侵染性病害的症状。非生物因素是指生长环境条件不良或栽培措施不当。如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pH值过小或过大,空气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光线过强或过弱,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农药、生长调节物质使用不当等。非侵染性病害最常见的症状是畸形、变色。
葡萄有哪些生理性病害呢?
葡萄的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水罐子病、气灼病、日灼病、生理性裂果病、落花落果病、缺素症、农药药害。
水罐子病
又称转色病,是一种综合性生理病害。成熟期高温多雨,树势弱,产量高发病尤为严重。此病主要是营养不足或失调所致。发生在浆果成熟期。发病初期首先在果柄、穗轴、穗柄处出现深色环色斑,逐渐扩大,严重时会造成某个部位环状坏死。由于这些部位受伤,影响光合作用、水分和矿物质输导,使浆果在成熟时因营养不良而表现出症状。果粒始熟后,果粒松软、病果糖度降低、味酸、果皮与果粒极易分离,用手轻掐水滴成串溢出,受害严重时会使浆果脱水干缩,从果穗上脱落或以完全干缩状态保留在果穗上。该病会影响有色品种的着色,表现出着色不正常,色泽暗淡。该病大多发生在穗尖、歧尖或副穗尖上,全穗发病的很少;果粒与果柄外易产生离层,极易脱落。
白色品种表现为水泡状;红、紫黑色品种果皮褐色软化,失去光泽,果实充满水分;在红地球、美人指等硬肉型品种上,则果皮与果肉极易分离,糖度低,酸度高,影响品质。
发病规律:此病一般在树势弱、摘心重、负载量过大、肥料不足和有效面积小时发生较重。地下水位高或成熟期遇雨,尤其在高温后遇雨,田间湿度大、温度高时发病也重。
防治措施:1、控制产量,复壮树势,多施有机肥和磷、钙肥,降低氮肥施用量,防治徒长。2、合理施肥,控制树势。加强土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和根外喷施叶面肥。3、做好排灌工作,保持土壤透气,促进根系发育。4、多留主副梢叶片,采用“一枝一穗”的方法,掐穗尖和掐副穗也可有效防治该病发生。
气灼病
是一种水分生理失调、高温气候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病害。幼果膨大中后期发病重,硬核期后不再发病。高温多雨、树势徒长、叶果比例小发病重。峰后、红富士、红地球、黑玫瑰发病重;巨峰发病次之。
发病规律:在果实第一次生长中后期,发病时期与果实日灼病相近。但发生部位不一样,果穗的中下部及向阳面的相反部位也会发生,不呈烫伤状,而是颗粒十缩。发病快,结束也快。
防治措施:严格控制氮肥,多施有机肥、磷、钾肥,做好排水工作。保证架面通风透光。
日灼病
该病主要是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的日灼伤。主要症状:表现在个别果粒上出现浅褐色、豆粒大小的斑块,以后扩大凹陷,形成褐色干疤。受害部位已遭受炭疽病菌危害。美人指发病重,红地球、亚历山大、黑玫瑰、巨峰次之,京玉、早玉、奥占斯特、意大利、泰龙大穗发病轻或不发生。
发病规律:该病大多数发生在浆果硬核期,着色以后不在发生。对于该病的生理机制,有人认为主要是树体内水分缺乏或失调所致。特别在高温条件下,果面局部失水而发生日灼伤,或者因渗透压高的叶片向渗透压低的果实争夺水分,是果粒局部失水所造成。日灼病的发生与品种有很大关系,欧亚品种发生重,欧美杂交种发生轻。此外,此病发病轻重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如篱架比棚架高发病重;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重;氮肥过多的植株、叶面积大、蒸发量大的,发病较重;产量高的发病重;套薄膜袋比套纸袋发病重;果穗受太阳直射的发病重。
防治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尤其地势低的地块更要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对易发病品种,适当多留副梢,以遮盖果穗;在浆果硬核前套袋,防止日光直射;套袋采用葡萄专用袋,美人指、红地球等套袋可在硬核期套。
生理性裂果
葡萄裂果主要发生在成熟期,出现裂果的果实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葡萄裂果病由多种原因所致,少数是因浆果排列过密互相挤压裂果,或是粒发生黑痘病形成病疤,浆果膨大压力不均造成裂果,以及成熟期炭疽病造成果皮腐烂裂果。其主要原因是树体水分供应不均。
发生规律:大多是由于土壤水分变化过大而引起的,尤其是葡萄生长前期遇上天气过分干旱,浆果成熟期又遇连续降雨,使土壤水分大量增加,造成裂果。也有的品种因浆果排列紧密、果粒互相挤压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