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力学性能试题集
判断
由内力引起的内力集度称为应力。( × )
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量即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量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 )
工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大。( × )
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 )
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为滑移系,滑移系越少金属的塑性越好。( × )
高的屈服强度有利于材料冷成型加工和改善焊接性能。( × )
固溶强化的效果是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及溶质浓度的函数,因而它不受单相固溶合金(或多项合金中的基体相)中溶质量所限制。( × )
随着绕过质点的位错数量增加,留下的位错环增多,相当于质点的间距减小,流变应力就增大。( √ )
层错能低的材料应变硬度程度小。( × )
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机件的三种主要失效形式,其中以腐蚀的危害最大。( × )
韧性断裂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氧化色,颗粒状。( × )
脆性断裂的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长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 )
决定材料强度的最基本因素是原子间接合力,原子间结合力越高,则弹性模量、熔点就越小。( × )
脆性金属材料在拉伸时产生垂直于载荷轴线的正断,塑性变形量几乎为零。( √ )
脆性金属材料在压缩时除产生一定的压缩变形外,常沿与轴线呈45°方向产生断裂具有切断特征。( √ )
弯曲试验主要测定非脆性或低塑性材料的抗弯强度。( × )
可根据断口宏观特征,来判断承受扭矩而断裂的机件性能。( √ )
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 × )
硬度是表征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性能。( √ )
于降低温度不同,提高应变速率将使金属材料的变脆倾向增大。( × )
低温脆性是材料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的结果。( × )
体心立方金属及其合金存在低温脆性。( √ )
无论第二相分布于晶界上还是独立在基体中,当其尺寸增大时均使材料韧性下降,韧脆转变温度升高。( √ )
细化晶粒的合金元素因提高强度和塑性使断裂韧度KIC下降。( × )
残余奥氏体是一种韧性第二相,分布于马氏体中,可以松弛裂纹尖端的应力峰,增大裂纹扩展的阻力,提高断裂韧度KIC。( √ )
一般大多数结构钢的断裂韧度KIC都随温度降低而升高。( × )
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越大,其疲劳极限也越大。( √ )
宏观疲劳裂纹是由微观裂纹的形成、长大及连接而成的。( √ )
材料的疲劳强度仅与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及夹杂物有关,而不受载荷条件、工作环境及表面处理条件的影响。( × )
应力腐蚀断裂并是金属在应力作用下的机械破坏与在化学介质作用下的腐蚀性破坏的叠加所造成的。( × )
氢蚀断裂的宏观断口形貌呈氧化色,颗粒状。( √ )
含碳量较低且硫、磷含量较高的钢,氢脆敏感性低。( × )
在磨损过程中,磨屑的形成也是一个变形和断裂的过程。( √ )
马氏体耐磨性最好,铁素体因硬度高,耐磨性最差。( × )
在相同硬度下,下贝氏体比回火马氏体具有更高的耐磨性。( √ )
随着实验温度升高,金属的断裂由常温下常见的沿晶断裂过渡到传晶断裂。( × )
蠕变断裂的微观断口特征,主要为冰糖状花样的传晶断裂形貌。( × )
晶粒大小对金属材料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很大。( √ )
聚合物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巨型分子的组成与结构。( √ )
三种状态下的聚合物的变形能力不同,弹性模量几乎相同。( × )
再高弹态时聚合物的变形量很大,且几乎与温度无关。( √ )
聚合物的疲劳强度高于金属。( × )
对机床的底座等构件,为保证机器的平稳运转,材料的弹性滞后环越大越好;而对弹簧片、钟表等材料,要求材料的弹性滞后环越小越好。( √ )
鉴于弯曲试验的特点,弯曲试验常用于铸铁、硬质合金等韧性材料的性能测试。( × )
奥氏体不锈钢在硝酸盐溶液溶液中容易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 )
晶粒与晶界两者强度相等的温度,称为等强温度。( √ )
材料的硬度与抗拉强度之间为严格的线性关系。( × )
裂纹扩展方向与疲劳条带的方向垂直。( √ )
金属只有在特定介质中才能发生腐蚀疲劳。( × )
适量的微裂纹存在于陶瓷材料中将提高热震损伤性。( √ )
填空
1-1、金属弹性变形是一种“可逆性变形”,它是金属晶格中原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映。
1-2、弹性模量即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量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1-3、弹性比功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1-4、金属材料常见的塑性变形方式主要为“滑移”和“孪生”。
1-5、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组合称为“滑移系”。
1-6、影响屈服强度的外在因素有“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力状态”。
1-7、应变硬化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