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错峰调节在城市防洪中的作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库错峰调节在城市防洪中的作用

水库错峰调节在城市防洪中的作用 陈其远 (浙江省电力公司紧水滩水力发电厂 丽水 323000) 摘 要:文中阐述了丽水市城防概况,以及城区上游的河系、水利工程等现状。在防洪度汛工作中充分发挥上游水库的调节作用,采用错峰等形式,减少下泄洪量或推迟洪水与下游支流的洪水叠加,起到削减洪峰流量,减少下游城市防洪压力和损失,充分体现 出紧水滩水库在防洪中的作用,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城防概况 防汛应对措施 调蓄、错峰手段、效果对比 紧水滩水库 0、引言 丽水市地处浙西南,山高坡陡,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750毫米,瓯江水系横贯全境,瓯江中游大溪和好溪汇合处的丽水盆地,城区海拔在44.0~75.0米高程之间,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大溪自西向东沿城区南侧穿过,城区以上流域面积7200平方公里,好溪由北向南在城区东侧通过汇合于大溪,原有防洪能力不足五年一遇,常受洪水侵害。 在上世纪一百年内,丽水城区遭受过6次大洪水袭击,水位都超过54.00米(小水门水位,吴淞标高)。其中民国元年1912年8月29日的大洪水,水位达57.5米,洪水几近漫到刘祠堂背老街高坡,丽水老城大部被淹,城外一片汪洋,损失十分惨重。这次洪水也是台风袭击造成的,处州大地普降暴雨,各县皆受灾,青田“城内行舟,鹤城镇14000余人仅存5000余人”,为百年未遇之巨灾。其它几次是1952年大洪水水位达到54.96米,1954年大洪水到达54.27米,1955年大洪水到达54.92米,1970年大洪水到达54.46米,1973年大洪水到达54.36米。 1、河道与城防概况 距丽水城关上游70多公里处修建一座总库容达13.93亿立方米的紧水滩电站,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761平方公里,年均来水量31.54亿立方米,历史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7000秒立方米(1994年),历史最大调查洪水9870 秒立方米(1522年)。电站于1981年10月开工兴建,1986年6月大坝竣工蓄水。水库蓄水后,在防洪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原来丽水城小年小灾,大年大灾的情况基本根除。 紧水滩电站下泄水量,流经37公里处(大港头)与松阴溪汇合注入大溪后,过碧湖流至港口,宣平溪自左岸汇入,流至敏河,小安溪自左岸汇入,流至丽水城并与好溪汇合。松阴溪汇合处至丽水城关33公路。参数见表①,河道水系见图①: 表①: 名称 河长 (km) 流域面积 (km2) 年径流量 (108m3) 实测最大洪峰(m3/s) 河道坡降 (‰) 松阴溪 109.4 1995 20.3 4250 7.8 宣平溪 72.8 860 8.2 13.6 小安溪 72.0 575 6.3 12.5 好 溪 132.2 1380 12.2 3320 6.4 大 溪 92.5 9564 0.6 图①: 随着改革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根据丽水市城市规划的要求,在沿江两岸修建防洪堤,为防洪防灾工作锦上添花,防洪堤按五十年一遇标准设计,对城市进行设防(五十年一遇小水门水位为53.35米),防洪堤顶高程53.85米(黄海标高),防浪墙高程54.55米,工程于1999年立项批准,2000年开工,2004年基本完成。 2、防汛应对措施 丽水城区沿江两岸虽然已建防洪堤,根据历史洪水情况看,仍然无法抵御大洪水的侵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一是生态的破坏造成洪水汇流时间缩短,洪峰流量增大,二是防洪堤的建设使原有河道宽度变窄,影响了洪水下泄的流量,三是下游开潭水库的建成也抬高了城区天然水位,对洪水快速下泄有一定影响。因此,充分发挥紧水滩水库调洪库容的作用是抵御特大洪水的关键所在。 据历史资料(1956~1980年)统计分析,紧水滩坝址以上流域和松阴溪流域从降水到形成洪峰的机制和时间都基本雷同,利用洪峰流量法分析得出,紧水滩水库下泄的流量传播到丽水城关小水门水位站需要5~8小时,松阴溪出口到丽水城区需要4~5小时,宣平溪和小安溪离丽水城区较近,洪峰传播只需0.5~1小时。 但雨区在上、中、下所形成洪水过程有巨大的区别,特别是降水从上游逐渐往下游推进的过程,产生的峰量是叠加的,危害也是最大的。如:1994年6月15日开始,浙江南部全流域普降大雨到暴雨,降水历时长,过程降水量达292毫米,单站最大日降水量达168毫米,紧水滩流域出现三十三年一遇洪水,最大洪峰流量达7000秒立方米,同时松阴溪也出现5000 秒立方米洪水,洪水来势凶猛,为减少碧湖平原和丽水城区的损失,经过多次对调洪方案演算(马斯京根法)和对比,在确保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地方政府防汛指挥部从下游防洪全局考虑,利用紧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