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情境引入
一、声音的产生条件
做一做:
(1)尽可能用多种方法,让橡皮筋、纸片、尺子等物品发出声响.
(2)把手放在发声的喉咙上,手有什么感觉?
想一想:
在刚才的实验中,这些发声的物体有着怎样的共同点?
记一记: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_产生的,我们把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______.
议一议:
敲桌子时,我们能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办法证明桌子发声时也在振动吗?
读-读:
请你阅读课本31页后半部分,了解唱片的发声原理,并在小组交流各自收获,将达成共识的部分记录在下面。
练一练:
(1)《黄河大合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1所示的现象,
这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____产生的.
(3)如图2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 )
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
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
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
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
(4)有一种烧水的“叫壶”,它的壶嘴上套着一个开有小缝的“帽子”。在烧水时,把壶盖盖严,水沸腾时就会发出尖叫声,告诉我们水烧开了。试用物理知识解释“叫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声音的传播
做一做:请同学们组内合作亲身体验课本32页中的探究实验。
议一议:
另-个同学能否听到敲击声?他是通过什么物质听到的?
记一记:
我们把 叫介质。
看一看:
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演示课本32页图2.1-4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
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在下面。
议一议:
(1)该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2)空气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传声介质,固体、液体是否也可以传播声音?你能找出怎样的事实或实验来支持你的说法?
练一练:
(1)登上月球的两名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说话的声音,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发声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这些物体在发声时的共同点是都要_____________;“声声入耳”的“声”是通过_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3)地震是人类面对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正确的自救保护措施是________(A.保持冷静,静等救援;B.积蓄力量,见缝就钻;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发出救援信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声波
读一读:
请你阅读课本33页第-段。
记一记:
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击鼓时,鼓面振动,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中就形成了__________相间的波动,因此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做 。
做一做:
课本P39利用示波器观察声音的波形.
议一议:
男女同学声音的波形有哪些差异?
练一练:
(1)如图所示是两个物体振动时的波形图这两个波形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求写出1条)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一定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可能是大雪蓬松具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三听涛”是湛江八景之一,濒临浩瀚的南海,天水相连,涛声喧哗,
巨浪排峰.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涛声是通过_______传到人耳的.
(3)如图6所示,几位同学一起做土电话实验。
①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大小的声音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某一同学用手捏住线上某一部分,那么听者就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者也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汽修公司汽车修理汽车保养突发环境应急预案.docx VIP
- 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全国预防接种技能竞赛理论训练题库及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12题).docx VIP
- 2025年(完整)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词汇表 .pdf VIP
- 天翼云认证解决方案架构师考试题及答案(新版).doc VIP
- 港迪HF659系列变频器使用说明书V100(G20200812).pdf VIP
-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20页.doc VIP
- 《农业政策热点培训》课件.ppt VIP
- 申凌门机NSFC01-01A控制器操作手册.pdf
- 从大食物观角度出发的中国饲料粮供给安全问题探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