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VIP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 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 ?? A. 溃退 (guì)震悚(shǒng)荒谬(miào) ?? B. 要塞(sāi) () 惊骇 (gài) 歼灭(qiān) ?? C.俨然(yān)  幽咽(yàn) 诘问(jí) 差使(chà ) ?? D.阡陌(qiān)举箸(zhù)寒噤 (jìn) 仄歪 (zè) 张皇失当然无存中国作家莫言因其作品将“梦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中国当代生活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远渡重洋,去海外求学。 排在中国后面的依次是印度、韩国和加拿大。 2011年,在美国高校70万估计留学生中,21.8%来自中国,中国留学生是人数最庞大的留学群体。 与此相反,中国留学生的人数却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上升。 ④ 过去三年间,上述三国在美留学生人数变化已经趋于停滞。 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 C.②①④③ D.④②①③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时,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为喻,写得比较含蓄,这叫做“托物言志”。 B.《背影》《信客》都是记人的散文,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余秋雨。 C.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仙”。 D.《大道之行也》一文中所描绘的“大同世界”与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有相似的地方,但又不完全相同。 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①李白《送友人》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来表达游子之心和故人之情的句子是“ , ”。 ②在《长歌行》当中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③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 。 ⑤ ,恨别鸟惊心 ⑥斯是陋室, 。 语文综合运用(6分) 据人民网10月24日消息:2012年10月起,中央电视台联合优酷等多家媒体共同发起“文明天下”大型媒体行动,呼吁每个人行动起来,倡导文明行为。此次活动呼吁每个人都是“文明天下”的参与者、传播者、倡导者,鼓励大家拿起手中的DV、手机、相机,记录身边关于文明的点滴“小事”,揭露不文明现象,表彰文明行为。 9、我的发现: (2分) 10、在我们的校园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现象,你觉得学校可以组织哪些活动,提高同学们的文明素养?(2分) 三、阅读理解(44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5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12、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3分)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陶后鲜有闻( ) ②濯清涟而不妖(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④亭亭净植( )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 ②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15、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