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杉树山村志第一章村与村民
第一章 村与村民
第一节 概 况
湖南省宜章县浆水乡杉树山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杉树山村、 杉树山村委会)辖落城、罗家、白蜡冲、新屋场、杉树山五个自然村,共九个村民小组。2011年底统计共有村民325户,人口1377人,耕地面积水田574亩,旱土81亩,山林约6千余亩。
杉树山村位于湖南省宜章县县境西南部,从县城麦子桥到新屋场村直线距离23.8公里,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驻地海拔高度 247米,中心点经纬度2525238。
我村地势南高北低,省道宜临公路(1803线,后称S324线)自北向西南贯穿村境。村的东面与长村乡接壤,杉树山自然村与长村乡的寺背冲村隔着田洞相望;西面与本乡的温塘坳村相连;南面与本乡的新华村交界;北与本乡的水口村连接。东部的白腊冲村背倚浆水乡最高的山峰—都岭(古称金华山),与本乡的偏溪村分水为界。
建国前,村民主要从事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生产,农闲时挑脚打工,几乎没有工商服务业,生产落后,生活普遍艰难。
1958年省道宜临公路修建之前,村中山岭原始植被十分茂密。参天古松苍翠挺拔,翠绿杉林亭亭玉立,绵延翠竹风中吟唱,林海随着山势碧浪起伏。山中野兽颇多,老虎进村偷猪,野猪偷食田中稻谷土中红薯的现象时有发生。白天林中锦鸡飞舞鸣唱,夜晚山间麂叫声声回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新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此后,村民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工、商、服务业。现在,村民生活以采煤、煤炭运输、服务业及外出广东等地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水平逐年显著提高。中国年鉴数据库记载,2002年,浆水乡全乡农民人平纯收入:3034元。
第二节 村落的形成与扩展
我村是一个多姓氏居住的汉族村庄,历史上至少有11个以上姓氏的村民在这里居住。虽然姓氏复杂,但历来各姓村民和睦相处,团结互助,从未发生过族姓间的纠纷斗争,被周边乡村视为学习之榜样。
整个杉树山村在国年期间不到百户,现在发展到325户。
罗家村原名高桥罗家,于宋朝年间建立村庄,约有一千年的历史,是我村最早定居建村的自然村。
落城自然村最初建立时选址在群山环抱的山沟中。二十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期间,广东省梅田矿务局第四矿的煤炭开采生产活动,导致村庄地面沉降,部分房屋开裂;村庄离省道公路较远,交通不方便;也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山冲里可以建房的好地基不多的缘故,村民于八十年代后逐渐搬迁至省道1803线两边的人形岭、青皮洞、双江口、养路班等地建房定居。新建楼房漂亮舒适成为路边美景。现在最初建村的落城自然村原址却只有十余户村民在居住了。
建国前,落城村附近还有菜下岭、早禾田、那边江等三处居住点,因居住不发达等原因于1949年前陆续搬迁至落城自然村。
杉树山自然村所属区域的猪形冲原居住有10余户人家,因民国期间常遭土匪围村抢劫,于1947年前全部搬迁至杉树山、白蜡冲。
杉树山自然村最早来定居的属袁姓村民。解放初期,村里只有公路下方的十余间泥砖瓦房,现在村庄扩展到公路上方,砖混结构的楼房美观大气。
新屋场自然村村民由落城自然村及和睦岭自然村搬迁而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村庄规模只有公路下边的五栋排成“?”字型的泥砖瓦房,现在剩下完好的三栋泥砖房也早已闲置。村民大都建起砖混结构的楼房,村庄扩展到公路上方至梅花落地,与原第四矿家属区相邻。
新屋场村所属区域的和睦岭清末民初居住有五、六户人家,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古青石板大道)曾是商旅歇脚喝茶吃饭住宿的热闹之处。但建国前土匪经常抢劫和住居不发达的原因,住户陆续迁居。建国后尚有黄生华、罗友红、黄大山三户,于七、八十年代迁居罗家和新屋场村。
白蜡冲村所属区域的羊古冲原居住有五、六户人家,因解放前常受土匪抢劫搬迁至白蜡冲村,最后一户于2004年搬出。
白蜡冲自然村最初由陈姓、谭姓建立。在清朝道光以前有一半住户是谭姓,后因瘟疫和居住不发达等原因,在道光后大部分家庭将房屋山岭卖给曹姓后迁居他乡,到民国初年谭姓已全部迁走。现有谭姓2户为民国后期迁入。
落城自然村简介
黄姓:明朝隆庆二年,朝布公从浆水村来落城村定居。现有户数79户,计318口人。
李姓:1962年,厚进从麻田泗溪来落城定居,现有户数3户,计人口21人。
全村耕地面积:水田132亩,旱土20亩。
落城村坐落山窝,四周十分之八是高山环绕,只有十分之二的出口,所谓落下之城而得名。现划分为杉树山村委会第一、二、三村民小组。
1968年落成村建礼堂,上书“洛城礼堂”,1993年黄氏族谱重修写为“洛城村”,2011年12月新建祠堂上书“洛城”,实为方便书写之因而误写。1981年国家地名普查和中国地图上是均为“落城”二字。
罗家自然村简介
罗家村又名高桥罗家。因村子边有一小河流名曰罗家河(流入康水),通往梅田的古路经此建一石拱桥,高二丈多,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