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带自动控制项目报告讲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板带自动控制项目报告讲解

板带轧机系统自动控制 ——轧制力与轧辊弹性弯曲的模型与计算 年级专业:轧钢 葛 晓 赵日东 刘德龙 指导教师:李明 完成日期:2015.11.03 前言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原材料产业,被称为工业的骨骼,是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中国的钢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国钢铁生产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了极大提高。然而,当前我国钢铁生产从总量上看,供求基本平衡,但从钢铁产品结构上来看,矛盾十分突出,传统产品过剩,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因此,钢铁产品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亟待发智能化制造,实现自动控制。 制造大国制造强国。 目录 前言 1 一、 机组参数 3 二、 基本参数及工艺表 3 三、 变形抗力模型 4 四、 轧制力模型 4 4.1 张力影响系数 5 4.2 轧制力计算 5 五、 轧辊弹性变形计算 6 六、 程序编写 8 七、 心得体会 11 参考文献 12 机组参数 机组形式:全连续五机架四辊液压压下串列式冷轧轧机 轧机规格: 工作辊尺寸Ф(615-550)mm×2030mm 支撑辊尺寸Ф(1550-1425)mm×2030mm 带钢规格: 宽度900-1850mm 入口厚度1.8-6.3mm 出口厚度0.3-3.5mm 其他技术参数: 轧制压力 最大轧制压力 30000KN 电机功率 4.5KW 全连续轧制时进料端最高 五机架最高轧制速度 压下分配表如表1,选择机架冷连轧典型压下分配表工艺表 材料:45号钢 尺寸:3.0×1000mm 工艺表如表 表2 工艺表 道次 轧前厚 H(mm) 轧后厚 h(mm) 压下量 Δh(mm) 压下率 % 轧制力 KN 1 3.00 2.40 0.60 20.0 7256 2 2.40 1.80 0.60 25.0 5638 3 1.80 1.38 0.42 23.3 4542 4 1.38 1.06 0.32 23.2 3878 5 1.06 1.00 0.06 5.7 2812 变形抗力模型 查文献可得45号钢在常温下的变形抗力值(单位MPa)的公式为: (1) (2) 其中为变形程度 把=0.33带入(1)和(2)中得 MPa MPa 四、 式中 为轧件平均宽度 为轧件压扁后的变形区接触弧长 为平均单位压力 为考虑压扁后的外摩擦力状态影响系数 为张力影响系数 K为考虑宽度方向主应力影响后的变形阻力,宽展很小时 一般取K=1.15 式中 R为轧辊半径 为压扁后的轧辊半径 4.1 张力影响系数 和分别为入口断面和出口处断面的水平张应力,即后张力和前张应力。 4.2 轧制力计算 第一道次: 2k=1.15=345 = = =2*3.3*10* =6.75*10 =0.45 求得=15.19 ==435.5N P= 同理可得其它道次的轧制力。 轧辊弹性变形 对于轧机弹性变形问题的研究用材料力学的角度去分析是简支梁收到均布载荷的作用。所以可以简化为如下形式: 材料力学中挠度公式为: 其中E取210000 I== 将轧辊分成九分进行轧辊弹性变形研究,则分别在距离轧辊边缘为1015mm,789mm,563mm,337mm,111mm进行弹性变形计算。 计算过程如下: 距离边缘1015mm处: =0.072mm 距离边缘789mm处: =0.068mm 距离边缘563mm处: =0.056mm 距离边缘337mm处: =0.036mm 距离边缘111mm处: =0.012mm 程序编写 程序流程图: VB程序编程: 心得 通过此次三级项目我们有很多的感触和收获,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首先加深了对这门课程的了解。平时我们对本课程可能只有一个大致的感性认识并没有学会真正学会怎样用学到的具体原理解决实际问题但我们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通过问自己为什么,怎样解决问题。通过这些过程加深了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怎样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此次项目的实施很好的锻炼了我们。其次我们意识到了自己所学课程的重要性,我们对它产生了浓厚兴趣,这给了我们学习更多知识的动力,兴趣是成功的开始,我相信这对

文档评论(0)

little2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