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本 第414套).docVIP

2017年度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七次周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本 第414套).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 第七次周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13年10月一、(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 A.敕(chì)造 忖(cūn)度 盥(guàn)洗 放诞(dàn)不已 B.坚韧(rèn) 间(jiàn)或 驯(xùn)熟 少不更(gēng)事 C.榫(sǔn)头 桅(guǐ)杆 黏(nián)液 循规蹈(dǎo)矩 D.孝(tì) jì) 逡(qūn)(q)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恓惶忤逆 勘误 苌弘化壁 B.昧心惊愕 效力 繁文辱节 C.孟浪 戕害 捐除 一帆风顺 D.玄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诗人余光中的名作《乡愁》, 许多人耳熟能详; _______他在东南大学的一段_______,却知者不多。 ②文艺要讴歌_______的时代,反映波澜壮阔的现实,生动地_______人民群众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精神世界。 A.可是 因缘 英明 呈现B.但是 情缘 英勇 体现 C至于 姻缘 英雄 表现D.不过 情 英武 再现 4 A.急避险造成损害,是指行为人在遭到紧急危难的情况下,为避免或救护一个较大的合法权益使之不受损害,不得已而对某一较小的利益所致的损害。 B.她聪明,就像她的名字“永久的智慧”,几乎所有的女红她都会:烹饪、刺绣、织毛衣,做绢花和洋娃娃,编中国结和跳交谊舞。 C.解决农村案件频发问题,不仅要在社会治安上着力,恐怕我们更需要多从增强农民权利等更为宏观的问题来考虑,如此,才能让农民生活得更有安全感,更有尊严。 D.要引导人们“见贤思齐”并使之蔚然成风,还要大力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浓厚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中周萍与继母繁漪有染,后来他不想再保持这种关系,于是告诉父亲想要到矿上去,借以摆脱繁漪的纠缠。 B.哈姆莱特理想崇高,思想深刻,但由于缺少得力的帮手,势单力薄的他一再拖延复仇计划。C.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了预示“金陵十二钗”最终命运的图册和判词;“偶因济村妇, 巧得遇恩人”是写给巧姐的判词。 D.《呐喊》的创作意图是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阿Q正传》《风波》都收集在《呐喊》中。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阅读下面的,完成6-8题。 缺乏集团生活之中国人,则一面不知有团体,一面不知有个人。从社会结构上说,英美为个人本位之社会,苏联为社会本位之社会,中国恰都不是。过去中国社会,从其结构上看,非个人本位,非社会本位,乃是伦理本位。何谓伦理本位?本位即重点,个人本位重点在个人,社会本位重点在社会,伦理本位之重点,乃在相关系之两方中之对方。伦者伦偶,指相关系之两人而言。例如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皆是。在此相关系之两面中,彼此互以对方为重,是曰伦理。在父则以子为重——是之谓慈父。在子则以父为重——是之谓孝子。以此类推,重点都放在对方。朋友不如此,非好朋友;兄弟不如此,非好弟兄。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因情而有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皆义也。所以伦理关系,亦即是相互间之义务关系。每个中国人必须各自认识其义务而履行之,却从来不许谈权利。 这并非是空话,可从经济关系验之。试看个人本位之社会,财产既为个人所有,而社会本位之社会则其财产,主要属于社会(共产),中国人之财产,既不属于个人,也不属于社会,乍看粗看,似属于家庭,其实也不是。中国人父子间夫妇间,财产是不分的,乃至祖父在堂,祖孙也不分,是曰共财之义。兄弟间或伯叔与诸侄间,析产分炊,是曰分财之义。分财可能不止一次,富者可再度分财与贫者。亲戚朋友则有通财之义,通财与分财不同,是要偿还的。每个中国人,视其财产之大小,与对人关系亲疏远近,而必须负担或照顾家庭以外之人之生活。财产大,则负担之范围亦广,倘不践行此种义务,必遭社会指责。 中国自唐代以来,法律精详,为世界冠,但于物权债权则自来忽略,此与西洋自罗马法以来,爱讲物权债权者则相反。爱讲物权债权者,其财产总是为了自己享用。中国所重在情义,为了情义而财产便成为伦理关系中,所共有共享。其范围初不限于家庭以内。在西洋遇事讲社会救济,政府要负责任。中国不然,一切问题消纳于伦理关系,彼此顾恤之中而不见。所以我说中国人的财产不属个人,不属社会,而是属于伦理的。 其次从政治上看,亦完全建筑于伦理。官则曰:“父母官”。民则曰:“子民”,为政则曰:“如保赤子”。又曰:“以孝治天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