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讲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一 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 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 1128年决口河道(北流):滑县-濮阳南-鄄城西-巨野东-嘉祥东-入泗水-由泗入淮。(4/10) 1168年(金大定八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李固渡,形成南流:长垣东北-东明南-定陶西-曹县南-砀山北-萧县北-经徐州,于邳县由泗入淮。(6/10) 1180年(金大定二十年)河决卫州,东南经延津北-封丘南-兰考北-睢县南-商丘南-砀山北-经徐州由泗入淮。 (五)第五次重大改道 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构成黄河第五次重大改道。这次改道形成多条河道,主要如下: 1. 夺濉入淮。2.夺汴入淮。3. 夺涡入淮。 4.夺颍入淮。此前黄河南徙不超过唐宋汴河一线,至此夺颍、夺涡入淮,黄河下游河道已经到达了这个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1351年贾鲁治河,挽河东南走由泗入淮的故道,这就是“贾鲁河”。 贾鲁河走向:今兰考县东-曹县南-商丘北-砀山西-萧县北-经徐州入泗,由泗入淮。 明初黄河基本以贾鲁河为干流,明中叶以后多股并存,其中主要有:1.夺颍入淮(大黄河)。2.贾鲁河(小黄河)。3.夺涡入淮。4.夺濉入淮。5.由曹县、沛县入运河。6.曹县、鱼台入运河。 * *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 水道变迁 第一节 黄河河道变迁及其主要原因 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战国前黄河基本呈漫流状态,自战国开始在下游筑堤形成河道。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第四讲 江河之变 | 河湖水道变迁 黄河历次改道图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春秋战国时期黄河第一次改道 春秋战国至西汉末黄河一直保持一定河形,史称为“大河故渎”,或“王莽河”、“王莽故渎”。 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固定下来的河道是《汉书?地理志》河(简称“汉志河”),结束了多股分流局面,可称第一次改道。汉志河走向:古宿胥口(今河南浚县)-今濮阳西南—今馆陶县东北-临清南-德州东南-东光东-孟村北-黄骅西南入海。 (一) 第 一 次 重 大 改 道 第四讲 江河之变 | 河湖水道变迁 汉代黄河第二次改道 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造成第二次重大改道。公元69年王景治河,固定了河道。 王景河走向:今濮阳西南-范县北-莘县东-聊城南-禹城西-滨州北-利津东南入海。 (二) 第 二 次 重 大 改 道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北宋黄河第三次改道 (三) 第 三 次 重 大 改 道 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为第三次重大改道。河分北、东两条河道。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北流走向: 今濮阳东-清丰东-馆陶东-临清西-故城东-武强东-青县东-静海西-天津西入海。 东流走向: 1 . 京东故道:基本与隋唐同。 2 . 横陇故道:自今清丰县东与京东故道分出-南乐东-高唐西-陵县东-乐陵南-沾化北入海。 3 . 二股河:今南乐西-莘县西-入西汉大 河故道-平原西-陵县北-乐陵南-庆云北-无棣入海。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金、元时期黄河第四、五次改道图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四) 第 四 次 重 大 改 道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这是第四次重大改道。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第四讲 江河之变|河湖水道变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