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doc

浅谈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摘要]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就是裂缝控制。本文介绍某项目筏基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料选用,施工工艺,温控和养护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成功控制裂缝产生。   [关键词] 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应力;裂缝控制   0 引言   本案采用世界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EPR),工程被致力打造为国际核电标杆工程。规范对土建技术要求尤为严格,对筏基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甚为严格。   1 工程概况   核反应堆(HRA)厂房底部为直径55.9m的圆柱形筏板基础,厚3.95m,混凝土工程量为9300m3,属于典型的筏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工期定于2009年9月1号。   2施工重点难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重点是控制温度应力,避免产生裂缝。   3 控制裂缝产生的主要技术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剧烈变化,使混凝土内部温度收缩应力剧烈变化,混凝土早期硬化收缩增大,从而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为此,从混凝土强度等级,材料选择,优化配合比,施工技术措施,保温保湿控制温升等环节,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   3.1 从混凝土原材料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1)水泥:水化热是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主要根源,应严控水化热,选用中低热水泥,使用优质硅酸盐42.5级核电专用水泥,水化热为273kJ/kg(3天), 288kJ/kg(7天),水泥用量240kg/m3。要求C3S≤57%, C3A含量小于6%,MgO≤5.0%,f-CaO≤1.0%,Cl-≤0.05%,不溶物≤1.5%,Na2O+0.658K2O≤0.6%。   (2)水:使用地下水,入模水温控制在25℃以下。   (3)矿物添加剂:在混凝土中掺入50kg/m3矿渣粉与100kg/m3粉煤灰。掺入一定量矿物添加剂能够代替一定量水泥,降低水化峰值温度,推迟水化峰值温度出现时间,并改善混凝土工作性。   (4)化学外加剂:大体积泵送混凝土中采取三掺的方法,即同时掺入减水剂,膨胀剂和缓凝剂,从而使拌合物具有三种特性。此次选用第三代聚羧酸系高效缓凝型减水剂,减水率超过30%,有效减少拌合水用量。   (5)粗细骨料的选择:细骨料:宜采用Ⅱ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较细砂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   (6)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若骨料中含泥量偏多,不仅增加了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又严重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对抗裂的危害性很大,因此骨料必须现场取样实测。石子的含泥量控制在1%内,砂的含泥量控制在2%内。各项指标应满足JGJ52-2002相关要求。   3.2 从配合比设计方面采取技术措施   在混凝土配制前,应进行常规配合比试验,并进行水化热,泌水性,可泵性等技术参数的试验;配合比的设计除应符合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p耐久性?p抗渗性?p体积安定性等要求外,尚应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特性要求。配合比水灰比为0.62,水胶比为0.38。设计塌落度为:(180±30)mm,砂率:43%,实验室终凝时间:705min,具有较好工作性,其工作时间在2h内均可完成顺利泵送。   3.3 施工技术措施   浇筑前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浇筑中控制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振捣质量,浇筑后通过测温获取养护依据,进而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降温速率。   3.3.1 温控措施   混凝土浇筑前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出机温度应控制在28℃以下,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下。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1) 采用冷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   2) 混凝土浇注前应用水对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施工缝进行喷淋。   3) 混凝土泵送管道应在其表面覆盖麻布并保持湿润。   4) 罐车在进料及放料时要用水喷淋。   5) 控制入模温度和塌落度损失,气温超过35℃时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每次装载混凝土量小于4.5m3为宜。   3.3.2 浇筑方案   按照整体连续浇筑要求,采用分层分段,分三层由南向北的方法浇注,保证结构整体性。当进行到一定距离后,已浇筑的下层混凝土初凝前(约2~3小时)即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法炮制,直至整个基础浇筑完成。   3.3.3 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自由落高(3.8m)大于3m, 浇注时需设置串筒,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   2)混凝土分层浇注时四周分层标高处侧模开设排水孔,以便混凝土施工泌水自然排出。   3)混凝土应采用振捣棒振捣。在浇筑过程中应仔细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产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和钢筋的握裹力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