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弧炉冶炼操作规程
电弧炉冶炼、浇注
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I 10t电弧炉冶炼工艺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章 原材料
一、钢铁料
1、使用的钢铁料应符合公司GTB435 -2001《炼钢用废钢铁技术条件》和CTB405-2000《炼钢用生铁技术条件》。
2、返回料及分厂的浇口、余水(耐火材料必须清理干净)必须标明钢号或代号、分类堆放,不是混乱,混杂不清者,禁止使用。
3、废钢中不得有爆炸物,密闭容器,有色金属,炉渣等。第二次进料废钢潮湿者不得入炉。
4、原料钢、车屑,自用锭,必须注明炉号,并有可靠成份分析结果,方可使用。
5、返回钢及废钢原则上不超过2.5吨,最长尺寸不超过0.6m,宽不超过0.5 m,高不超过0.4m。
二、合金材料
1、各合金材料及代表材料按国标、部标或公司技术通知组织验收。
2、各种合金必须按品种,成份堆放,每批合金应有成份单,并挂牌,外形及断面相似的合金不得相信堆放,严禁混杂。
3、合金块度20—150 ㎜。
4、铁合金应保持干燥,不露天堆放,除进炉冷装外必须烘干或烘红。
5、合金必须有专用烘灶,不得混装,专用灶必须挂牌,标明合金名称及主要成份,上灶时间。
6、合金送料员按照电炉要求进行过磅后,再送电炉复磅。
7、出钢后半小时内必须收回炉前剩余合金,进入原合金灶烘烤或归于同种合金存放点。
三、造渣材料、氧化材料、脱氧材料
1、石灰
(1)化学成分:CaO≥88%,SiO2≤5%, S≤0.20%,P≤0.05%,MgO≤3%。
(2)使用石灰水份≤0.50%,块度30—100 ㎜,粉末及夹渣不得使用。
2、萤石
(1)化学成份:CaF2≥85%, SiO2≤14.3%,S≤0.15%.
(2)使用前水份≤0.10%,块度10—60 ㎜,应清洁干净。
3、白泡石
(1)化学成份:SiO2≥80%,Al2O3≤18%。
(2)使用前水份≤0.30%,块度20—50 ㎜,应清洁干净,不能有粉末。
4、耐火砖块
水份≤0.30%,块度≤50 ㎜。
5、铁矿
(1)化学成份:Fe≥56%,SiO2≤12%,P≤0.10%, S≤0.10%。
(2)清洁烘红使用,水份≤0.10%,块度30—80 ㎜。
6、氧气:含氧量≥99.5%,水份≤3g/m3。
7、吹氧管:吹氧管上的涂料应烘干后使用。
8、碳粉(焦碳、木碳、废电极):使用前水份≤0.50%,粒度≤0.5 ㎜,固定C≥80%,灰份≤15%,S≤0.70%,不允许烘红。
9、硅铁粉:Si≥70%,使用前H2O≤0.20%。
Al 粉:AL≥95%,粒度≤1 ㎜,H2O≤0.20%。
矽钙块、铝块、硅铝钡等应清洁,干燥后使用。
10、电石:粉末不能使用,块度20—100 ㎜。
四、补炉材料
1、补炉镁砂
(1)化学成份: MgO≥88%, Si2O≤4% , CaO≥5%, 灼减≤0.5%。
(2)粒度≤1 ㎜,(局部损坏严重时可用8 ㎜以下镁砂补炉)。
2、白云石
(1)化学成份:MgO≥12%, Si2O≤6%, CaO≥35%,灼减≤42%,H2O≤1.0%。
粒 度:2—10 ㎜。
第二章 冶炼守则
1、生产必须有工艺卡片,按技术条件组织生产,不得临时低标准改高标准,民用改军工用途。进炉前,电炉组长应复查炉料与料单是否相符。
2、大修后前三炉,中修后第一沪,换新炉盖,新钢包,新出钢槽均只能炼普通中碳碳素钢,工艺路线EAF+LF或EAF+VD或EAF+LF+AD。连续冶炼高合金钢,换新炉盖新出钢槽除外。新炉体前五炉不能冶炼高标准及对白点敏感的钢种。
3、新炉体,新锭模,新钢包不准在同一炉次使用。
4、电炉装入量必须保证摇平炉子开完出钢口,钢水倒入钢包有炉渣覆盖,并无炉渣溢出钢包,炉内不得有余水(特殊情况除外)
5、出钢前电炉必须贯彻三级(工长,组长、质检员)检查,三级签字制度。
第三章 氧化法
除不锈高工钢及3Cr2W8V,6W6Mo5Cr4V,5Cr4W5Mo2V等钢种外均适用。
配料守则
拣料:一律按料单要求拣料,不得任意改料和增减重量。如需变动应经值班人员同意并在料单上签字。
碳的配入高于成品规格下限0.4—0.6%,有塔、夹、顶要求者取上限,无氧气时减少配碳量0.1%,若进压块,可适当增加。
炉料残余元素低于标准(或厂内控)规定0.03%以下,Sn≤0.06%(军工≤0.03%)。
镍、钼、铜配至规格下限,高合金钢应为中限。
钒铌不宜配入。
熔清P、S≤0.08%、军工、滚珠P、S≤0.05%。
补炉
补炉原则:高温、快补、薄补。
出钢前应准备好补炉工具和补炉材料。
出钢后随即摇回炉子,检查炉子情况,然后炉子往后倾,用锹将事先混合好的补炉材料甩到后半部分渣线外,再用大撬补两侧渣线及炉子前半部分。
出钢口应经常保持150—200 ㎜,并有4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