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镀锌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电镀锌新技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电镀锌作为钢铁材料的优良防护性镀层,应用面广,生产量在整个电镀中占60~70%Abstract:As the good protective coating of iron and steel material, electrogalvanizing used widely and the production is 60~70% in the whole plating.The type of plating bath main is cyanide, zinc acid salt, chloride and a small amount of other kinds.The new techniques and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Keywords: electrogalvanizing; plating bath; new techniques
1 前言
镀锌有多种方法,如电镀沉积、刷镀、化学镀等,但电镀沉积法应用最为广泛。电镀锌也叫冷镀锌,就是利用电解,在制件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结合良好的金属或合金沉积层的过程。电镀锌的镀层较薄(一般在0.02~0.03毫米之间,最大不超过0.04毫米)。
电镀锌的原理:在盛有镀锌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液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通电后,镀锌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位差的作用下移动到阴极上形成镀层。阳极的金属形成金属离子进入镀锌液,以保持被镀覆的金属离子的浓度。镀锌时,阳极材料的质量、镀锌液的成分、温度、电流密度、通电时间、搅拌强度、析出的杂质、电源波形等都会影响镀层的质量,需要适时进行控制。而且一些添加剂的加入可以大大改善镀层的外观和表面形态。例如常用的添加剂有:糠醛、肉桂酸、苯乙酮、氨基硫脲、巴豆醛等。
相比于其他镀层,电镀锌有以下特性:(1)锌镀层较厚,结晶细致、均匀且无孔隙,抗腐蚀性良好;(2)电镀所得锌层较纯,在酸、碱等雾气中腐蚀较慢,能有效保护钢基体;(3)锌镀层经铬酸处理后形成白色、彩色、军绿色等,美观大方,具有一定的装饰性;(4)由于锌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因此可进行冷冲、轧制、折弯等各种成型而不损坏镀层。由于长期的电镀实践和锌镀显示出的优点,使锌镀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目前,电镀锌被广泛应用于保护钢铁件,特别是防止大气腐蚀,并用于装饰。
2 电镀锌新技术
近年来由于化工原料成本增长过快,镀锌加工利益微薄,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电镀锌工艺。目前,国内按电镀溶液主要可分为四类:氰化物镀锌、锌酸盐镀锌、氯化物镀锌、硫酸盐镀锌。
2.1 氰化物镀锌
我国在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末期一直使用氰化物镀锌。氰化镀锌对金属杂质容留量大,镀层结晶细致,纯度高,机械物理性能好,能得到厚镀层,特别是镀液分散能力与深镀能力十分好。适于复杂零件的电镀。
但氰化物剧毒,对环境危害很大,生产成本较高,对其改造是必然趋势,因而出现了中氰镀锌和低氰(微氰)镀锌,其工艺和性能已接近或达到了高铝镀锌的工艺水准。
Chris就无氰镀锌和无氰镀锌合金进行了一定研究。指出,相比于氰化物镀锌,无氰镀锌更有利于不规则镀件的电镀,其废液处理简单、经济。并加入络酸盐转换涂料来提高锌镀层的耐蚀能力、美化其外观。
苏耀胜选用广州市二轻研究所研制的BH—332低氰镀锌光亮剂对低氰镀锌工艺进行了两年多的生产考核,得出该镀锌光亮剂性能比较优良。其工艺配方和操作条件如下:
氧化钠 7~15g/L
氰化钠 5~15g/L
氢氧化钠 80~120g/L
BH-332开缸剂(仅在配槽时用) 6~8ml/L
BH-332光亮剂 3~5ml/L
阴极电流密度 0.5~4A/dm
滚镀转速 7~10转/分
温度 15~45℃
刘晓星等以电镀理论为依据,对现有几种常用配位剂和添加剂进行筛选和分析,探讨将氰化物镀锌工艺向无氰化转化的方法。氰化物镀锌转化过程中,最佳工艺参数为w(ZnO):w(NaOH)=1:10,NaOH和配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