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开放与封闭.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苹果的开放与封闭

乔布斯瘦了,苹果肥了。 当媒体还在嘀咕乔布斯只有六周生命,弄不好他的讣告会比IPAD2公布得更早的时候,乔布斯又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世人面前。在几乎全球IT业的围观下,因胰腺癌而大为消瘦的乔布斯得意洋洋地为苹果公司的新作品IPAD2做广告,同时,还不忘习惯性地讥讽一下他的老对手,比如微软,三星。 高调是乔布斯一贯的本色,但他也有底气,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苹果产品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消费者去年购买了1600万台平板电脑,其中1500万台是iPad,而之所以没能卖得更多,是因为“受制于产能”,从财务上说,仅上一财季iPad就为苹果贡献了46亿美元营收,而对苹果的所有业务而言,去年最后一季度的利润是60亿美元。在过去数年中,苹果开发的产品与在线服务,已逐一颠覆了音乐、移动电话、媒体和视频游戏业,使之成为IT业最赚钱的公司。 这一切当然都离不开乔布斯的功劳,很多人甚至把苹果的辉煌成就只归功于乔布斯以及他天才的设计美学和市场触觉。1月份出版的一期《商业周刊》封面文章把乔布斯比做马克斯·韦伯提出的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一类人,他们的影响力几乎是来自超自然的洞悉力和想象力,他们能呼唤起追随者可为之献身的忠诚。以至当乔布斯病危消息传出后,人们开始怀疑,苹果公司是否还能继续维持欣欣向荣。 乔布斯当然不是超人,喜欢苹果产品的人众多,但他的反对者也不少,而且立场都非常坚定。在IPAD2的发布现场外面,就有人向苹果示威,谴责乔布斯试图控制出版业,掏空他们的钱袋。而在以提出著名的“网络中立”原则闻名于美国的吴修铭教授则直言苹果是世界上最令人担心的公司。它可能会变得像当年的ATT一样会“作恶”,扼杀创新,盘剥同行,乔布斯正在索取太多的控制权,40年前参与发明个人计算机的他可能也是主要参与消灭它的人。至于一般用户,又有多少不对苹果操作系统这个封闭的“监狱”恨得牙痒痒呢?看看“越狱”这个词在搜索引擎上的流行程度就知道了。 在开放与共享成为时代精神的今天,苹果以“封闭”为特色的商业模式的成功可称为异数,但由于这一成功过于辉煌,“异数”甚至有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从长远角度讲,如果整个产业因为苹果的成功而走向封闭的话,那绝对是个悲剧, 但苹果果然是成功于“封闭”吗?从表面上看,“封闭”确实是苹果产品生态系统的一大特色。不管是手机、平板电脑、操作系统、还是芯片平台,乃至苹果封闭管理的APP Store,苹果产品始终自成一体。这种封闭甚至成就了苹果独特的APP Store商业模式,由于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盈利和开发都更容易实现,苹果的App Store去年占据了行业总销售额的82.7%,收入接近20亿美元。但这20亿美元如果拿出来与2010年苹果762亿美元的总收入相比较,还是有点微不足道。事实上,苹果的“封闭”是作为结果,而不是作为原因出现的。苹果的绝大多数成就都应归功于硬件销售的成功,没有硬件销售的成功,所谓APP Store大厦将轰然倒塌,而所谓“封闭”只是苹果为设计出更好的硬件而创造的一个条件。 在IPAD2发布会结束前,乔布斯曾说道:“很多人正在涌进平板电脑市场,把它当作下一个PC,他们的软件和硬件由不同的公司完成,像PC时代那样强调速度。我身体里的每一根骨头都在说这条路是错的。”这段话颇能体现乔布斯大搞“封闭”的苦心,他不放心别家公司生产的硬件和软件,而事实证明,他这么做也并非没有道理。 从恶的一方面理解,在后工业时代,乔布斯坚持把一切封闭在苹果之内,体现出一种前工业时代工场作坊主似的贪婪心态,他想把所有环节的钱都赚走,而且似乎也确实做到了。但如果从好的角度理解,乔布斯却是在以一种现代社会罕见的对待产品的态度进行工作,这种类似艺人与工匠的心态,使其产品不是立足于技术,甚至也不是设计,而是在如何追求更完善地满足人的需求,20年前,乔布斯遭遇失败时如此,今天,他依旧如此,在理解人性、满足顾客方面,乔布斯有远比同行更执着、更开放的心态。 没必要担心苹果会把风气带坏,开放和共享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的绝对主流,如果说乔布斯能以其天赋而成就异数的话,那么他的继承者主要任务则应是,考虑如何在封闭的完美产品及开放共享之间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契合点。 苹果式封闭真的是王道吗? 开放式系统何去何从 平板从2010年开始兴起,走到今天,已经完全从硬件斗争转型到了系统战。早期硬件实力不够的时候,一线品牌都拿平台说事,随着iPad2的推出,硬件战也随之结束了,因为iPad2树立了双核1GHz的标准和iOS系统平台的统治! 在2011年初,Android 3.0大张旗鼓的发布了,来势凶猛,大有干掉iOS的气势,但随着时间的考验和推移,Honeycomb因应用匮乏而被乔布斯嘲笑。事实让Google没有任何争辩的余地,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何一个封闭式的系统能赢开放式系统这么多,

文档评论(0)

knb7332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