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校初中生网络运用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校初中生网络运用现状的调查报告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有3。67亿。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是好的,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也应当看到,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深刻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普及,学电脑、上网络已日益成为众多中小学生闲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内一项权威调查:上网已排在了中小学生假期生活内容的第三位。我校初中学生上网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我就全校初中学生利用网络情况做了一次抽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抽样调查的方法,共选取了初一、二、三共300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 一、基本状况 1、初中生对于网络有强烈的求知渴望,相应知识的来源呈多样化趋势。 在调查中有300名学生直接上过网,占总数的100%。有98%的同学表示渴望上网,并知道“互联网”是怎么回事。 表1:了解网络知识的途径(人,%) 了解网络知识的途径 学校上课 自学 父母或亲戚 其他 人nbsp; 数 150 50 50 50 百 分 比 50 17 17 16 从表1反映出:在学生对网络知识的获取途径中,学校的传授虽然仍相对较多些。初中生已不满足于灌输性的授课,他们接受网络知识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主动化的特征。 2、初中生上网发展速度快,但仍以偶尔为主。 表2:是否上网情况(人,%) 上过网吗 经常上 偶尔上 从没上过 人数 50 250 0 占总人数百分比 17 83 0 表3:上网时间(人,%) 上网年数 不到一年 一至两年 两至三年 满三年 人数 210 50 20 20 百分比 70 17 6.7 6.7 在接受调查中的300名上网者里,网龄满三年的只占6.7%,而在最近的两年里,这种上网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6.7%——17%——70%。由此可预测,一旦上网的软、硬件条件成熟,初中学生将成为上网的生力军。 3、学校和网吧是初中生上网的主渠道。 表4:上网地点分布(人,%) 上网地点 家里 学校 其他地方 人数 80 120 100 百分比 26 40 34 调查发现学生上网主要依赖于学校,34%的学生是在网吧上网。农村家庭电脑尚未普及,家庭上网所占比例不高。 4、网上适合中学生的资源少,上网成为交往的新手段。 调查中反映出学生最喜欢的网站是:搜狐、东方热线、网易、易趣、新浪等。在同学们经常浏览的网站中有90%是成人网,只有2%是少儿网,还有8%是其他内容的网站。 表5:上网内容(人,%) 上网主要干什么 浏览网站 收发Email 聊天交友 查询信息 玩游戏 其他 人数 100 35 60 55 38 12 百分比 33.3 11.6 20 18.3 12.6 4 从表5反映出学生在网上到底该做什么,同学们的盲目性很大。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并没有被同学们所利用,而把它作为一种新的交往手段。 二、调查发现的问题 1、忽视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学电脑真快,一会儿就能上网、会用电脑绘画……但这只是表面现象。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只会用程序,而忽视了计算机语言学习。然而目前中国至少缺20万软件人才。像比尔盖茨这样的人才他从小做的就是编程,而不是用软件,软件是他的成果。另外,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也知之甚少,只知道怎么用,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用。在调查中有95.5%的学生表示现有的知识不够用。 2、在网上存在信息污染。 表6:在网上是否看见过不太舒服的东西(人,%) 在网上是否看见过不太舒服的东西 看见过 没有看见 人; 数 240 60 百 分 比 80 20 表6数据显示:在网上有80%的学生看到过不太舒服的东西。虽然,在其中也有92%的学生表示能够控制自己不看,但污染还是存在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对离奇古怪的网络语言学得快、模仿得快。此外网上的小道消息,也为他们津津乐道。这些都对我们的正规教育、引导提出了挑战。 3、青少年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弱。 由于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网络的开放性与平等性让他们在网上毫无戒备地就与一些“身份不明”的人交往上了。刚上网的学生是纯真的,在一些聊天室里,那些小菜鸟一搭上就会告诉别人自己几岁、叫什么名字,并很轻易地会把自己的电话公布于众。这其实已埋下了一些隐患。网上虚拟世界的游客什么都能说,并且只要不犯法不需要负任何责任。这样那些老上网的孩子们,开始“神”起来了。聊天室里反串性别,来骗更“菜”的小菜鸟;BBS上发布些奇谈怪论,来使贴子的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油田开发与分析研究知识问答汇编.doc VIP
- 2025陕西公需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与高质量发展答案.docx VIP
- NFPA 110-2019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宿舍规章制度十条.docx VIP
- (2025)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pdf VIP
- 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docx VIP
-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7月期末)数学试题(含部分答案).pdf
- DB36∕T 1601-2022 猪场粪污异位发酵处理技术规程.pdf VIP
- 甘肃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科研基金申请撰写策略》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