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进入庙院山门,抬眼便见黄帝手植柏,高大而苍劲,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此树高19米,树干下围10米,树身挺拔,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据说,此柏是目前最大的一珠,称为“柏树之王”。 黄帝手植柏 《赞黄帝手植柏》 肖华 七搂八拃半,巍哉柏之冠。世传远祖植,悠悠五千年。钢枝挺硬骨,铁甲抵严寒。霹雳难摧志,风高无媚颜。阅尽兴衰事,从容向长天。神州衍斯种,世代泽绵绵。 诚心亭是轩辕庙第一进过亭,亭前一砖壁写着简介: 历代帝王将相,墨客骚人,现代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同胞华侨、外籍华裔,谒拜黄帝时,先要在诚心亭整衣冠,备礼品,平静心情,消除杂念,然后缓步进殿,顶礼膜拜。 诚心亭 诚心亭后,立有香港回归纪念碑和澳门回归纪念碑,石碑背面,刻有回归纪念碑铭。 碑亭存石碑四通。 一通为孙中山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作《黄帝赞》词一首; 一通为毛泽东于1937年国共两党祭黄帝陵时亲笔题写的《祭黄帝陵文》手迹; 一通为蒋介石于1942年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 一通为邓小平1988年为黄帝陵题写的“炎黄子孙”四个大字。 《黄帝赞》 孙中山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祭黄帝陵文》 毛泽东 《祭黄帝陵文》 毛泽东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尚飨! 碑廊 碑亭东侧是碑廊,保存了历代祭祀及名人题刻碑石64通。 穿过碑亭,就是人文初祖大殿,屋顶为歇山顶,大殿顶部由24根明柱支撑,大殿正中供奉着石刻轩辕黄帝浮雕像,正殿门楣上悬挂着“人文初祖”四字大匾,为国民党元老程潜祭陵时所书。 在大殿前西南侧,是一块传说中的黄帝脚印石,出土于黄陵县东南郭村。整块石头约一平方米,上镌刻着黄帝脚印一双,长0.52米。据专家鉴定为汉代文物。 黄帝脚印石 殿前南侧有一株古柏,为“汉武帝挂甲柏”。相传为汉武帝刘彻率领大军征朔方归来,驻军祭黄帝陵时,曾在此树上挂过盔甲,以致树身斑痕累累,因而闻名。 汉武帝挂甲柏 穿过人文初祖大殿就来到祭祀大院,祭祀大院由祭祀广场和轩辕殿组成。广场占地1.2万平方米,可以同时容纳5000人举行大型祭祀活动。 广场东西两侧各摆放有九尊2米多高的青铜牛鼎及56面高3米、宽2米的黄色太常旗,上面绘有日月星辰、腾龙祥云,南边高台上摆有八尊青铜鸿淑簋,号称九鼎八簋,象征天子等级礼器。 轩辕殿坐落在祭祀广场北端,殿顶为正覆斗形,中间有直径14米圆形天顶,象征天圆地方。 轩辕殿 灰白色花岗岩黄帝浮雕像供奉于殿内正中偏北处,像高7.5米,宽5.6米,黄帝浮雕像背面刻有隶书《史记·黄帝本纪》。 像前陈列有青铜编钟、石磬等古乐器,斧、刀、戈等青铜兵器,鼎、盘、簋等青铜祭器。 广场南边东西两侧有仿秦汉三出阙与大殿相呼应,整个祭祀大院全部以花岗岩砌筑而成,显得气势恢宏,厚重沉稳,极具汉风唐韵。 出轩辕庙,沿登陵道拾级而上,去往黄帝陵。陵道为花岗岩铺就,两侧古柏参天。桥山古柏,是全国最大的古柏群,古柏占地约1300余亩。 千百年来,炎黄子孙缅怀始祖功德,植柏护陵,如今已增加到82000余株,其中很大一部分树龄在千年以上,是极其珍贵的特殊文物,中华民族的稀世之宝。 古代祭陵者,不论是黎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为了表示对先祖黄帝的崇敬之情,都不约而同地在这块距黄帝陵园大约200米左右的空阔之地驻足,停车、下马、整理衣冠,平心静气,然后步入陵园祭祀。 陵园山墙西门处,是一座土夯筑的高台,高10多米,台旁石碑书“汉武仙台”四字。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在这里祭黄帝,筑台祈仙。仙台有两条石砌曲径可通往台顶。 汉武仙台 黄帝陵冢 黄帝陵冢为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