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保鲜加工技术进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用菌保鲜加工技术进展.ppt

竹荪的栽培技术 上官舟建 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 竹 荪 一、名 称 Dictyophora indusiata (Vent.ex Pers)Fisch. 竹菌、竹参、竹笙、网纱菌、竹姑娘、竹鸣蛋等 二、分类地位 隶属于真菌界、真菌门、担子菌亚门、腹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三、历 史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享有“蘑菇皇后”之称,它具有外形美观、色泽艳丽、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和16种氨基酸。对人体降低胆固醇、高血压、心血管、癌症有较高的疗效。此外对食物还有一定的防腐功能。 竹荪原多生于竹林中,故主要发生在竹源丰富的南方山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驯化栽培,八十年代开始生料栽培技术推广。2O世纪8O年代末期,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竹荪获得成功,使北方平原地区人工栽培竹荪也成为可能。 四、种类 目前我国已发现十多个品种,现主要栽培的是白色长裙竹荪。 红托竹荪、短裙竹荪、长裙竹荪、棘托竹荪 长裙竹荪 短裙竹荪 红托竹荪 五、形态特征 (1)孢子:是竹荪的基本繁殖单位,短枉状、较小3~4.5X17~28微米,无色透明。 (2)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是竹荪的营养器官,起分解、吸收、贮存和输送养料的作用。初期为白色丝状,逐渐发育成绒状,气生菌长而浓密,组织化的菌丝为粉红色、淡紫色和黄褐色,红色素和紫色素在受外界刺激或干燥脱水后更加明显。因此,红色素和紫色素是签别是否竹荪菌种的主要依据。 (3)子实体:是竹荪的繁殖器官,当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达到生理成熟时,菌丝逐渐加粗,形成大量菌索并扭结成原基,原基发育成菌蛋进而分化成竹荪子实体。 六、生物学特征 (1)温度:菌丝在8~28℃之间均能生长,最适宜18~22℃,若低于8℃或高于28℃菌丝生长极为缓慢或停止生长;菌蛋形成的适宜温度在22~24℃,若在20℃条件下,子实体肥大,菌裙能充分张开,24℃条件下菌蛋破壳快,子实体成熟早,菌裙不易张开。 (2)湿度 竹荪在菌丝生长阶段所需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0~70%,最适宜65%。湿度过高,培养基透气性差,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湿度过低则培养基干枯,影响菌丝生长和正常发育。 (3)光照 竹荪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照,在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光照时菌丝生长反而缓慢并呈淡红色。但菌蛋形成及子实体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散射光。 (4)空气:竹荪属好气性菌类,在菌丝生长阶段无明显需求,但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要较多的空气。 (5)酸碱度:竹荪适宜在微酸性的培养基上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为4~6.5,最佳为5.0~5.5。 (6)营养 竹荪为腐生菌,需要在枯死的培养基上吸收现成的碳源、氮源和少量的矿物质为营养。 七、栽培季节 竹荪属于中高温型菌类,适宜栽培温度为18~22℃。栽培季节一般分春、秋两季。各地气温不同,具体掌握两点:一是播种期气温不超过28℃,便于菌丝正常生长发育;二是播种后2个月菌蕾发育期气温不低于1O℃.使菌蕾健康发育成子实体。 选用抗病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合当地种值的优良品种。 D1:子实体洁白、长裙、大朵、柄粗、产量高 D2:白色、菌丝生长快、长裙、产量高 D42:白色、出菇密、长裙、中朵、产量高 S2:白色、长裙、产量高、适应性强 出菇范围:16~27℃;适宜温度23~25℃; 单价:母种20元/支;原种10元/瓶、栽培3元/袋; 原种、栽培种质量要求:符合菌种质量标准。无杂菌、无污染、无虫疾、无积水。菌丝色泽乳白或微红,菌丝密集,棉絮状,气生菌丝旺盛。 十一、菌种制作 (一)母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2OOg、琼脂20g、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水1OO0ml,pH5.5;   2、竹屑300克、琼脂20克、蛋白胨3克、白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5克、碳酸钙1克、B10.5克、水1000毫升、PH5.5; 分离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将竹蛋切开,取其中心黄豆大小的组织块,放入斜面培养基上,恒温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即可。 (二)原种制作 培养基配方 1、牛粪60%、竹屑30%、麦麸5%、壤土1%、石膏1%、白糖1%、磷酸二氢钾0.5%、硫酸镁0.5%、过磷酸钙1%、PH5.5,含水量65%。 2、竹屑70%、木屑20%、麦麸5%、壤土1%、石膏1%、过磷酸钙1%、磷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