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纪金榜

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作品首段写人们背地用“一丝不”来称呼苟常委,虽有几分戏谑,却恰切地暗示了主人公的性格,不着痕迹,非常高明。 B.作品人物对话中两次提到“一丝不苟”,这两处“一丝不苟”在文中的语境义是一样的。 C.“苟常委挣扎着摇着头,挣扎着移动着手臂,挣扎着伸出两个手指头”,这句话使用夸张手法,突出了苟常委在弥留之际的痛苦。 D.作品末段可视为故事的尾声,与许多作品的尾声一样,它使故事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E.这篇作品立意深刻,构思精巧,人物形象鲜明,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达到了这么好的艺术效果,实属难能可贵。 请你选择选项:AE。(选A项得3分,选E项得2分,选D项得1分,选BC不得分)B项,两处“一丝不苟”语境义不同,前者指学习态度,后者指做事风格。C项,是动作细节描写,没有使用夸张手法。D项,“人物形象更丰满”的说法太牵强。 提示学生回顾一下,解题过程中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突破? 考向二 表达技巧 考题二: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审清题干】(解读核心信息) 【浏览文本】(确定答题要点) 一、明暗两条线索 从人物形象的安排和情节发展的设计可以看出,马兰花及其丈夫因六 百元钱而产生矛盾冲突是小说主要的、明显的情节发展线索;麻婶及 其女儿还六百元钱是小说次要的、隐藏的另一条情节发展线索。 二、好处 (1)结构情节:纵观全文,一借一还,两条线索难以剥离,马兰花 夫妇因借款而产生的矛盾冲突需要“还”这条线索来化解,麻婶母女 二人还钱这条线索正是以“借”为起因。可见两条线索,使情节集 中、紧凑。 (2)人物塑造:明线的两个人物形成对比,以丈夫对六百元借款的 耿耿于怀反衬马兰花的善良隐忍、重情重义;暗线的母女二人则体现 了重诚守诺、知恩图报的美好品德。可见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 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突出了她们的形象。 (3)主旨情感:明暗两条线索,使得人生百态有了更宽广的展示空 间,也进而拓宽了小说的主题涵盖区间。可见设置两条线索丰富了小 说的主题。 请根据以上分析组织答案:线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好处: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分)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分) 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 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 设置麻婶母女 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 主题; 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 主人公的形象。 【评自己】根据下面的评分依据,看看你的答案得了几分,想想问题出在哪里。 【评分依据】 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每点2分。 (1)第一问,两条线索各1分,第一条线索扣马兰花及其丈夫的矛盾冲突,第二条线索扣麻婶及其女儿还钱。 (2)第二问,两个要点各2分,第一点扣品质、主题;第二点扣情节、形象。 现场答案一 得分: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他人】看看下面的答案能得几分,并说明理由,总结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3分 对暗线的表述概括是准 确的,可得1分;但把明线概括 为“讨债”不符合原文情节。 对两条线索作用的分析,①从 情节角度回答,比较到位,可 得1分;②从人物角度分析,表 述与原文不符;从主题角度分 析,比较到位,可得1分 现场答案二 得分: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