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测绘院标准长度检定场建场技术设计书.docVIP

北京市测绘院标准长度检定场建场技术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测绘院标准长度检定场建场技术设计书

北京市测绘院标准长度检定场建场 技术设计书 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 二〇〇六年一月 北京市测绘院标准长度检定场建场 技术设计书 审批单位: 设计单位: 北京市测绘院 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 审批意见: 审批人: 审 批 人: 设 计 人:郭赞峰 2006年 月 日 2006年 月 日 目 录 1任务概述 3 2 技术依据和精度指标 3 2.1 技术依据 3 2.2 精度指标 4 3设计方案 4 3.1 设计原则 4 3.2 场地要求 4 3.3设计方案 5 4观测墩埋设 6 5基线测量方案 6 5.1 施测方法和使用仪器 6 5.2 基线测量 7 6 质量控制和上交成果资料 9 6.1 质量保障措施及要求 9 6.2 上交成果资料 10 附图一:基线观测墩示意图 附图二:强制对中盘 1任务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技术也取得长足的进步。自从电磁波测距仪,尤其是全站仪的出现,使测绘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由于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和科学研究的需要,我国先后引进了大量的测距仪和全站仪。国内企业如南方公司、苏一光等公司也积极研发跟进,实现了国产化,使全站仪的使用迅速得到普及。 为确保计量法规的严肃性和科学性、计量标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北京市测绘院根据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市场拥有测绘仪器的现状,特委托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设计并建立“北京市测绘院标准长度检定场”。 野外大量值标准长度检定场的建立将可以对多种电磁波测距仪和全站仪的加、乘常数、综合精度进行测定和检验;对其它外业大长度量值进行传递和对比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交通、水利、地震、测绘、城建、地质等各部门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提供广泛的计量保障。 2 技术依据和精度指标 2.1 技术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比长基线测量规范》GB16789-1997; ⑵.《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 94。 ⑶.《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标准基线工作站及科研楼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2.2 精度指标 比长基线设计丈量精度等于或高于1×10-6 (即1ppm)。 3设计方案 3.1 设计原则 比长基线的长度应在1000米以上,本基线场长度设计为1032米。按24米因瓦(INVAR)基线尺的整倍数进行分段,一般分成7-12段。应注意基线段的全组合边长一般不能重复。各分段点埋设具有强制对中标志的观测墩。 3.2 场地要求 选址人员在实地选址前,应收集测区的资料,包括1:50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等资料。然后在技术设计的基础上,选址员到实地勘测,了解情况,最后选定场地。场地的基本要求为: ⑴.场地一般选在交通方便、地质构造稳定、没有断层,便于管理和长期使用的地方; ⑵.场地应远离干扰物和反射物,如高压输电线、微波发射塔、无线电发射塔、雷达站以及其它强电磁波辐射装置地段; ⑶.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植被良好、总坡度小于1o的等倾斜地段; ⑷.基线两侧附近无湖泊、水塘、沙沟等,离金属网栅栏的距离不小于3米,离建筑物不小于2米,测线上无干线公路横穿; ⑸.在基线延长方向上尽量避开高大的建筑物。 3.3设计方案 基线全长1032米,共10个观测墩,各段距离设计如下: 单位:米 1至10号各段距离组合为: 点号 2 3 4 5 6 7 8 9 10 1 24 96 144 192 312 456 624 816 1032 2 72 120 168 288 432 600 792 1008 3 48 96 216 360 528 720 936 4 48 168 312 480 672 888 5 120 264 432 624 840 6 144 312 504 720 7 168 360 576 8 192 408 9 216 1至10点各点设计高程为: 点 号 地面高程 棱镜中心高程 棱镜高 墩面高程 (棱镜基座底面) 墩 高 1 82.802 84.402 0.22 84.182 1.38 2 82.641 84.091 0.22 83.871 1.23 3 82.266 83.446 0.22 83.226 0.96 4 82.037 83.187 0.22 82.967 0.93 5 81.778 82.958 0.22 82.7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39e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