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蒸发器设计2.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蒸发器设计2

2.6.2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由所求得的各效蒸发量、,求各效料液的浓度,它们分别为 % % =50% —原料液的浓度; F—原料液的进料量,kg/h; (2)计算各效料液的沸点 表2-6 效数 1 2 3 浓度% 15.71 23.51 50 常压下的沸点升高℃ 0.21 0.37 1.8 密度kg/m3 1061.98 1096.15 1230 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冷凝器压力均不变,各种温度差损失及溶液沸点可视为恒定,即 ℃,故末效溶液的沸点仍为79.47 ℃,而℃,则第三效加热蒸汽的温度(即第二效二次蒸汽温度)为 ℃ 则℃ 查表知=121.11℃ ℃ ℃ ℃ ℃ 由第一效、第二效的二次蒸汽的温度,查表知气化潜热 二次蒸汽压强 如下表所示 表2-7 效数 1 2 3 二次蒸汽压强 /kPa 400.53 197.22 30 二次蒸汽的温度 143.69 119.76 66.5 气化潜热 2138.12 2205.86 2333.7 ℃ 由查表可知水的沸点=144.43℃ ℃ ℃ ℃ ℃ (3)各效的焓衡算 第Ⅰ效: () (e) 第Ⅱ效: () (f) 第Ⅲ效: () (g) 又因=++=28183.33 kg/h (h) 联立式(e)至(h),可得 =8791.66 =9406.46 =9976.42 =9157.98 (4)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则第一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 则第二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 则第三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 因 计算误差在0.04以下,试差结果合理。其各效溶液浓度无明显变化,不需重新计算。 取面积 第三章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工艺尺寸的设计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主体分为加热室和分离室,加热室由直立的加热管束组成,管束中间为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分离室是汽液分离的空间。其主要结构尺寸包括:加热室和分离室的直径和高度;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长度及在花板上的排列方式等。这些尺寸的确定取决于工艺计算结果,主要是传热面积。 我们选取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方法如下。 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 加热管通常选用,,等几种规格的无缝钢管,长度一般为2-6m。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的难易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次设计加热管选用长度为3 m的无缝钢管。 由下式估算所需管数:根 式中——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加热管的管径,; ——加热管长度,。 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到管板厚度占据的传热面积,计算时的管长用(L-0.1) 3.1.1 循环管直径的选择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少的原则来考虑的。其截面积可以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若以表示循环管内径,则: 对于加热面积小的蒸发器,应取较大的的百分数。查管规格表,所以本设计选取的循环管应选用的管子,长度为3 m。 3.1.2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加热室的内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正方形、同心圆等,目前以三角形居多。管心距t为相邻两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t一般为加热管外径的1.25-1.5倍。目前在换热器设计中,管心距的数值已经标准化,管子规格确定后,相应的管心距则为定值。 表3-1 三角形排列时加热管直径与管心距的关系 加热管外径,mm 19 25 38 57 管心距t,mm 25 32 48 70 加热室内径和加热管数采用作图法来确定,具体做法是:先计算管束中心线上管束,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时, 管子按正方形排列时, 式中n——总加热管数 以三角形排列初步估算加热室内径,即 加热室内径 根据初估加热室内径值和容器公称直径系列,试选一个内径作为加热室内径,并以此内径和循环管外径作同心圆,在同心圆的环隙中,按加热管的排列方式和管心距作图。作图所得管数n必须大于初始值,如不满足,应令选一设备内径,重新作图,直至合适为止。壳体内径的标准尺寸列于表3-2中,作为参考。 表3-2 壳体的尺寸标准 壳体内径,mm 400-700 800-1000 1100-1500 1600-2000 最小壁厚,mm 8 10 12 14 根据表选取加热室壳体内径为1200mm,壁厚为12 mm。 根据绘图可知管数为426根。 3.1.3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分离室的直径和高度取决于分离室的体积,而分离室的体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