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蒸发器设计2
2.6.2重复上述计算步骤
(1)由所求得的各效蒸发量、,求各效料液的浓度,它们分别为
%
%
=50%
—原料液的浓度;
F—原料液的进料量,kg/h;
(2)计算各效料液的沸点
表2-6
效数 1 2 3 浓度% 15.71 23.51 50 常压下的沸点升高℃ 0.21 0.37 1.8 密度kg/m3 1061.98 1096.15 1230 因末效完成液浓度和冷凝器压力均不变,各种温度差损失及溶液沸点可视为恒定,即 ℃,故末效溶液的沸点仍为79.47 ℃,而℃,则第三效加热蒸汽的温度(即第二效二次蒸汽温度)为 ℃
则℃
查表知=121.11℃
℃
℃
℃
℃
由第一效、第二效的二次蒸汽的温度,查表知气化潜热
二次蒸汽压强 如下表所示
表2-7
效数 1 2 3 二次蒸汽压强 /kPa
400.53 197.22 30 二次蒸汽的温度 143.69 119.76 66.5 气化潜热 2138.12 2205.86 2333.7
℃
由查表可知水的沸点=144.43℃
℃
℃
℃
℃
(3)各效的焓衡算
第Ⅰ效:
() (e)
第Ⅱ效:
() (f)
第Ⅲ效:
() (g)
又因=++=28183.33 kg/h (h)
联立式(e)至(h),可得
=8791.66
=9406.46
=9976.42
=9157.98
(4)计算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则第一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
则第二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
则第三效蒸发器传热面积为
因
计算误差在0.04以下,试差结果合理。其各效溶液浓度无明显变化,不需重新计算。
取面积
第三章 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工艺尺寸的设计
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主体分为加热室和分离室,加热室由直立的加热管束组成,管束中间为一根直径较大的中央循环管;分离室是汽液分离的空间。其主要结构尺寸包括:加热室和分离室的直径和高度;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长度及在花板上的排列方式等。这些尺寸的确定取决于工艺计算结果,主要是传热面积。
我们选取的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的计算方法如下。
3.1 加热管的选择和管束的初步估计
加热管通常选用,,等几种规格的无缝钢管,长度一般为2-6m。管子长度的选择应根据溶液结垢的难易程度,溶液的起泡性和厂房的高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本次设计加热管选用长度为3 m的无缝钢管。
由下式估算所需管数:根
式中——蒸发器的传热面积,;
——加热管的管径,;
——加热管长度,。
因加热管固定在管板上,考虑到管板厚度占据的传热面积,计算时的管长用(L-0.1)
3.1.1 循环管直径的选择
循环管的截面积是根据使循环阻力尽量减少的原则来考虑的。其截面积可以取加热管总截面积的40%~100%,若以表示循环管内径,则:
对于加热面积小的蒸发器,应取较大的的百分数。查管规格表,所以本设计选取的循环管应选用的管子,长度为3 m。
3.1.2 加热室直径及加热管数目的确定
加热室的内径取决于加热管和循环管的规格、数目及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加热管在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三角形、正方形、同心圆等,目前以三角形居多。管心距t为相邻两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t一般为加热管外径的1.25-1.5倍。目前在换热器设计中,管心距的数值已经标准化,管子规格确定后,相应的管心距则为定值。
表3-1 三角形排列时加热管直径与管心距的关系
加热管外径,mm 19 25 38 57 管心距t,mm 25 32 48 70 加热室内径和加热管数采用作图法来确定,具体做法是:先计算管束中心线上管束,管子按正三角形排列时,
管子按正方形排列时,
式中n——总加热管数
以三角形排列初步估算加热室内径,即
加热室内径
根据初估加热室内径值和容器公称直径系列,试选一个内径作为加热室内径,并以此内径和循环管外径作同心圆,在同心圆的环隙中,按加热管的排列方式和管心距作图。作图所得管数n必须大于初始值,如不满足,应令选一设备内径,重新作图,直至合适为止。壳体内径的标准尺寸列于表3-2中,作为参考。
表3-2 壳体的尺寸标准
壳体内径,mm 400-700 800-1000 1100-1500 1600-2000 最小壁厚,mm 8 10 12 14 根据表选取加热室壳体内径为1200mm,壁厚为12 mm。
根据绘图可知管数为426根。
3.1.3分离室直径和高度的确定
分离室的直径和高度取决于分离室的体积,而分离室的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餐饮值班管理课程培训.pptx
- 尔雅《批判与创意思考》课后习题+期末试题.docx VIP
- 6-4正奇租赁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现金流预测分析报告1213日.pdf
- 算法设计与分析(北航)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期末考试客观题答案.docx
- 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T IAC CAMRA 50-2024 《事故汽车常用零部件修复与更换判别规范》(2).pdf
-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教案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 长江经济带港口发展研究(2011~).docx VIP
- 染色技术 8.1 涤纶结构特点和分散染料分类 8.1 涤纶结构特点、分散染料分类.pptx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