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与中国对外贸易》余洪滨 第三章讲义.ppt

《WTO与中国对外贸易》余洪滨 第三章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WTO与GATT 本章要点 1、1947年GATT 2、关贸总协定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3、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的特点 第一节 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一、GATT建立的背景 1、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之一 如1930年美国通过了《斯姆特-赫利关税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大幅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导致世界关税大战,到了1932年,世界贸易由1929年的水平下降25%,世界工业生产萎缩30%以上 2、贸易保护主义也是二战的导火索之一。 西方谚语:商品不越过边境,士兵就越过边境! 3、1934年罗斯福“新政”的一项核心就是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美国开始在互惠的基础上同它的主要贸易伙伴举行双边削减关税的谈判 4、1941年美英签署的《大西洋宪章》就包括了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通过双边和多边谈判来削减关税的意图就构成宪章的组成部分 二、关贸总协定的产生 1947年11月至1948年3月,在哈瓦那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就业会议,审议并通过《国际贸易组织宪章》,又称《哈瓦那宪章》,目标是建立一个全面处理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事宜的国际组织。由于最终只有个别国家批准该宪章,导致建立国际贸易组织的计划夭折 1947年11月15日,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同意从1948年1月1日起实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条款。由于绝大多数国家最终没有批准《哈瓦那宪章》,该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就一直存在和延续了47年,直到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为止 1947年初,中国参与了世贸组织的第二次筹委会会议,所以说,中国是GATT的缔约国之一 三、关贸总协定的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1、第一轮:1947年4-10月,在瑞士的日内瓦进行,主要成果是23个缔约国(包括中国)承诺下调关税,就123项双边关税减让达成协议,平均降低关税35% 2、第二轮:1949年4-10月在法国的安纳西举行,谈判的目的是给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员提供进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机会,参与的成员除23缔约方以外,增加了10国,就147项双边关税减让达成协议,平均降低关税35% 3、第三轮:1950年9月-1951年4月在英国的托奎举行,一个重要议题是讨论奥地利等国加入的问题。共达成150项关税减让协议,平均降低关税26% 4、第四轮:1956年1-5月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美国只给予了9亿美元的关税减让。本轮谈判使关税水平平均降低15% 5、第五轮(狄龙回合):1960年9月-1962年7月,在日内瓦举行,有45个参加方。由于此次会议是由美国的付国务卿狄龙倡仪的,所以又称为“狄龙回合”。谈判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60年6-12月),就欧共体的关税同盟问题与有关缔约方进行谈判;第二阶段(1961年开始)就缔约方进一步减让关税进行谈判,最终使关税水平平均下降20% 6、第六轮(肯尼迪回合):1964年5月-1967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举行,又54个缔约方参加。从1968年起,美国工业品关税平减降低37%,而欧共体关税平均降低35% 本轮谈判首次涉及非关税壁垒,规定了倾销的定义、征收反倾销税的条件和幅度。同时,新增了“贸易与发展”条款,规定了对发展中缔约方的特殊优惠待遇 7、第七轮(东京回合):1973年9月-1979年4月,在日内瓦举行。由于发起此轮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在日本的东京举行,所以又称“东京回合”。参加方共有73个缔约方和29个非缔约方 此回合历时5年多,谈判取得巨大成果: 第一,实行按既定公式削减关税。这轮谈判最终关税减让和约束涉及3000多亿美元的贸易额; 第二,产生只对签字方生效的一系列非关税措施协议(即“东京回合守则”),包括补贴和反补贴措施、技术贸易壁垒等; 第三,通过了一系列对发展中缔约方有利的条款 8、第八轮(乌拉圭回合):1986年9月-1994年4月,历时8年,因发动这轮谈判的贸易部长会议在乌拉圭埃斯特角城举行,所以又称“乌拉圭回合”。参加的国家从最初的103个到结束时已达到117个 本轮谈判的背景:进入80年代,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等非关税措施为特征的贸易保护注意重新抬头,世界贸易额出现了下降。为避免全面的贸易战发生,力争建立一个更加开放、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共同倡导发起了这轮多边贸易谈判 主要成果: (1)在货物贸易方面,包括关税减让谈判和规则制定谈判 (2)在服务贸易方面,主要由发达国家提出,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于1995年1月1日正式生效 (3)在知识产权方面,达成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 (4)完善和加强多边贸易体制。谈判突破原有议题,达成了《建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