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讲解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传播研究入门》 孟 伦 博士/讲师 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开场白 教师自我介绍 办公地点:厚学楼809 电邮:m_l_01@163.com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第一讲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目 录 何谓研究? 科学方法的一般特征; 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研究方法的与时俱进; 传播研究的源泉与发展(自学)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一、何谓“研究”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何谓研究? 人人都是研究者,每天都在从事研究: -中秋节各地有什么风俗? -什么样的吻是法式亲吻? -协议离婚需双方到场吗? -家中养什么花对身体好? -iphone6s和iphone6的区别? -喝咖啡会使皮肤长皱纹? -蛇为什么要经常吐舌头? 作为“旨在发现某些东西的努力”的研究!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研究有什么用?社会科学研究有什么用? 问题:如何才能得到真相?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 性格决定命运? 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的文明程度(或同情心) 涵化理论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科学研究的三个基本假设(assumptions) 世界的可观察性; 世界的有序性; 世界的可认识性。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何谓科学研究? 所谓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就是对观察到的现象间可能存在的某种联系提出假说(hypothesis),并进行系统的(systematic)、受控的(controlled)、实证性的(empirical)和批判性的(critical)调查研究(investigation)。 ——F. N. Kerlinger 《行为科学基础》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例子 科学家称通过外表可以判断人是否聪明 BBC之12国形象调查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二、科学方法的一般特征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与其他获得知识的方法的不同之处 在科学方法发展起来之前,我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包括: 直觉;(直觉 vs 经验) 权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传统、迷信、习俗、信念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科学方法的五个基本特征 1、科学研究是公开的(public) 2、科学是客观的(objective) 3、科学是实证的(empirical) 4、科学是系统的和累积的(systematic and cumulative) 5、科学是有预测的(predictive)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例子:公众科学素养调查——对科学本质,即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的理解 (1)报刊上经常会出现“科学研究”(scientific inquiry)这个词,你对这个词的含义是完全了解呢,还是只有一个大概了解,或者了解很少?如果是完全了解和大概了解,请用你自己的话对它进行一下解释。 (2)假设有两个科学家都想通过实验方法了解一种治疗高血压的药的疗效。第一个科学家采取让1000位患了高血压的病人服用这种药,观察其中有多少人降低了血压的方法;第二个科学家采取让500位患高血压的病人服用这种药,另外500位不服药,然后比较两组中各有多少人降低了血压的方法。你认为,这两种方法哪个较好? * 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 如何发现研究结果是否可信? 2007年7月19日的《青年周末》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科院一位女博士论文数据涉嫌造假的报道。(/htmlnews/2007719174551554184918.html 这个“造假”是如何发现的呢?报道是这样描述当时的经过的: “黄××于去年博士毕业后去了德国做博士后,而这个课题由林院士的另一位研究生冯××继续。但从去年9 月开始,冯××在做实验时,始终无法做出黄××原来的数据。” 可以说,正是因为其他人(这里是同一个课题组的其他人)按照原来研究者的方法“始终无法做出”同样的结果,才引起人们对先前实验结果真实性的怀疑。 怀疑被进一步验证,是其后设法请原来研究者回来重新再做同样的实验,“也没能做出原来的实验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惯例,每一个重要的实验,所里都会派另外一名研究生对有关实验进行复核。“这是我们所里防止学生数据造假的办法。”林院士说。但这次复核却未能发现问题。对此,有关人士评论道,这种由两名学生共同复核实验结果的办法,其实在全国高校都通行。只不过,实际操作起来,常常没什么用。原因很多,比如复核的学生应付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讲解.doc
- 社会主义革命理论讲解.ppt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09上讲解.ppt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ppt讲解.ppt
- 社会医疗保险介绍与商业健康险的比较讲解.ppt
- 社会发展规律课件,有存在和意识的好好解释讲解.ppt
- 社会学名著选读讲解.docx
- 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报告讲解.doc
- 社会工作概论第7章第一节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专业关系讲解.ppt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ppt讲解.ppt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学反思与总结教学方法试题试卷.docx
- 基于FPGA的ADS-B信号解码算法研究及实现.docx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项目管理技巧解析.docx
- 2025年安全教育培训考试通用题库(基础强化版)应急救援与处置实战演练题.docx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深度解析强化试题(含答案).docx
- 工资报酬协议书二零二五年.docx
- 二零二五版出租屋承包协议合同书.docx
- 劳务钟点工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docx
- 2025年大数据分析师职业技能测试卷:Hadoop生态系统与大数据处理试题.docx
- 2025年书法教师职业能力测试卷:基础知识与应用题解析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