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中区域地理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区域地理练习

十·一饕餮盛宴---------快乐地理(二)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题。 图2 .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在图中所示的区域,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 A.山体坡度大B.地表崎岖不平C.河水流速快D.泥沙淤积严重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回答~题。 图7 .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结合图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题。 图X1-7 .该地丘陵的主体走向为(  ) A.西北—东南走向 B.东西走向C.西南—东北走向 D.南北走向.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欲在某山峰处建一座“望江楼”,最合适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A.土壤 B.水源 C.热量 D.光照下图表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题。 .A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 (  ) 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 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 1.B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人口分布状况 B.主要交通线走向C.水源条件 D.地形因素 1.下列关于C、D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C地区最突出的区位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B.D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 C.C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D.D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 12. 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  )13.阅读有关青藏高原地区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1: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C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和高寒草原为主。 材料2:高原和平原冬小麦生长期内干物质累积曲线图。 注:干物质是指有机质在60°C~90°C的恒温下,充分干燥,余下的有机物的重量,是衡量植物有机物积累、营养成分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3:青藏高原人口增长与资源人均占有量动态预测。 指标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20年 人口数量(万人) 911.3 1 065.68 1 260 1 490 人均森林面积(hm2) 1.35 1.16 0.98 0.83 人均草地面积(hm2) 15.36 13.14 11.11 9.40 人均耕地面积(hm2) 0.12 0.10 0.09 0.07 人均水能蕴藏量(万/kW) 32.90 28.13 23.80 20.12 人均矿产潜在价值(万元) 201.69 172.47 145.87 123.96 (1)图中A、B两处均有森林分布,但A处种类更加复杂。试分析原因。(6分) (2)据图判断该地城市和旱作耕地空间分布的共同特征________________,其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由材料2可知,4~6月平原地区(山东禹城)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多于高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最终高原小麦干物质累积量明显高于平原地区,除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原因。(4分) (4)分析材料3,青藏高原资源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是 ___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6分) 解析:第(1)题,从纬度、地形、气候三方面分析。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其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因此城市、旱地多分布在高原上的河谷地带。第(3)题,从气温和生长时间上分析。温度高有机质积累的多,生长期长积累的物质多。第(4)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西藏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原因可从人口增加、资源数量减少方面分析。 答案:(1)A为雅鲁藏布江谷地,纬度低,热量充足;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且山高谷深,相对高度大,植被种类复杂。 (2)沿河谷分布 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 (3)华北平原地势低,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高) 地势高,温度低,作物生长时间长,积累有机质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