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基础知识(二)
第二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未含泥芯锰栈贺担宴军绢触域拌航例荫沿辩椰瑞翁颤镐元摆何样炒罐圣辈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党的十七大提出和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系统回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实际问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思想路线(精髓)、根本任务(中心问题)、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发展动力、根本目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依靠力量、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核心
搓谍首哄胳渺捞趁笺燎笑辈嗜嫂犹麦棉院俭试秦潦链咒道惨饱抓矽几瞻谚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二、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
(2)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
(4)现实土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产疗驮专佣狙策遵杉寻茧堂蚌酿拇轮献廓彭置戴踏道尤噶澳隔庸恭匡碑轻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和阶段
(1)初步形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82年十二大
(2)逐步展开、形成轮廓:1982年十二大—1987年十三大
(3)成熟、形成体系:1987年十三大—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成熟的主要标志)
4、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
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1998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将邓小平理论写入宪法。
爹剐脖硫化垦本俩泼滇辗你茂颊羹剥翰倔骑遵敦伐铬辜刊庄雨爵涝镑殷驶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
犹辣衙絮舜信诡砚簇熄鲜圆袍砾驭痉痒庭阉文峨湿漆河积垃疙潘频傻煮踪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计划与市场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5、其他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1)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2)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作了新的科学判断;
(4)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2、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科学指南和精神支柱
抑趴酬疫讶浴响锐掘慎识保炯泌杏兰希湖跌卵存浑栽淑汝血恭棕乓贞桓鸭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例: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历史条件有( ABCD )
A.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积累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对国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D.“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 D )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3、 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问题;
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问题;
C.实现共同富裕问题 ;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蚜播弧涉默彩义下躯讥跑刃棺浪吹坤刻旧奎达哑匣套缆宋忠虹钡驼锈缺杉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一)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
和平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
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国情和党情的一系列性变化
佰哥期淌拉婿辗达如挨司蹭曹纶总跪印匣谨服睬拴骇私阔队轨氢莆索订洛公共基础知识(二)公共基础知识(二)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完整版)初级数独题目题(后附答案).docx VIP
- 2025CSCO卵巢癌诊疗指南解读及更新.pptx
- 标准图集-16CK208-装配式室内管道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参考图集.pdf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医药代表试用期转正述职报告.pptx
- 大学宣传部工作计划.pptx VIP
- 智能世界2035报告.docx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doc
- 中国地理空白图(政区、分省轮廓、地形铁路空白图.doc VIP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9月联合考试“对雷军三句话的思考:追赶者、同行者、识风者 风起时,走在路上”审题立意及范文-2026年高考语文各地名校模考卷作文导写.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