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防治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通事故的防治讲义

第6章 交通事故的防治 第1节 系统危险辨识 一、危险路段的类型 (1)行车部分宽度不足 (2)平、纵断面视距不够 (3)道路连接不妥,方向突然改变 (4)左转车多而未进行交通管制的平交路口 (5)不设置加速、减速车道 (6)长直线尽头的小半径平曲线和较陡的上、下坡接小半径平曲线 (7)平曲线外侧未设置超高或超高不够 (8)直线末端接弯道上窄桥 二 道路总分法 评价中考虑的因素有路肩、路面宽度、分隔带、平曲线半径、保证超车的可能性、路边建筑物、汽车停靠站、路面平整度、视距、纵坡等。对每一个组成部分都给出一个分数标准,并且最佳的道路条件为10分。每一路段都用其分数的总和来评价,总分为100分。 如果某一路段各项评分的总和超过80分,可认为是安全路段,在60~80分之间的是较危险路段;在60分以下的为危险路段;在45分以下的属于极其危险的路段。 三 概率论法 该方法以概率论为基础来确定危险地点,利用每一具体路线或这些路线总和的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来查明危险路段。 交通事故是偶然的、小概率事件,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在个别路段上事故分布应当符合统计规律。因此,在任一路段上、某一时间间隔内发生事故的概率,用下式表示: , k=0,1,2┅, 式中:y——此路段在某一时间间隔内发生事故的均值; x——该时间间隔内发生事故的次数。 如果任一路段的实际发生事故率比计算事故概率Pn(k)大,则路段属于危险的等级。 四 事故数——事故率法 (1)计算事故率Ri 式中:Ti——第i地点年平均日交通量(veh/d);    Ai——第i地点K年内的事故数(次);    K——统计年限(年); (2)计算所有地点的平均事故数Am和平均事故率Rm 式中:n——观测地点总数。 (3)鉴别事故多发地带 ①比较第i地点事故数Ai与n1×Am(一般n1=1~3)。若Ai>n1×Am,则对第i路段作进一步鉴别。 ②把满足①的各地点事故率Ri与n2×Rm(一般取n2=1~2)进行比较,若Ri>n2×Rm,则称为事故多发路段。 第2节 过程安全控制 一 对道路使用者的控制 (一)道路使用者的控制含义 道路使用者的控制是指从时间、空间、工程、法规、物体等方面,对道路使用者在道路上通行过程中,进行各种约束与限制的手段与方法。 (二)道路使用者控制的原则 1、考虑和保障道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交通事故防治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引发交通事故的危险源 2、最大限度地提高行车安全性,保障道路交通安全 控制车辆行驶,减少相互干扰,提高行车速度,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交通安全。 3、应保证交通流连续并维持一定的速度 4、符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政策 (三)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控制 1、对机动车驾驶证申请条件的控制 2、对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进行监督 3、驾驶适应性训练 对于学习驾驶员、事故多发驾驶员、职业驾驶员以及老年驾驶员,应进行必要的生理、心理诊断与测试 4、强化驾驶员的管理 强化实习驾驶员的管理 加强对职业驾驶员 5、强化对摩托车驾驶员的管理 (四)对非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 1、对骑自行车人的管理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交通为辅的城市交通体系,制定合理的交通政策,适度限制自行车发展 采取交通渠化的措施对自行车进行疏导 加大对自行车违章的处罚力度 2、对三轮车的管理 (五)对行人的管理 主要问题 通过路口时,不遵守行人信号控制,不走人行横道、天桥或地道,随意横穿路口; 通过路段时,不走人行横道,横穿或斜穿行车道和中心隔离设施,对往来车辆车速判断不准等。 (六)对儿童和老年人的特殊管理 1、对儿童及中学生的管理 2、对老年人的管理 可在老年人居住区附近设立保护区,告诫老年人马路路口应走人行横道,也可由交通安全员或民警协助老年人过街。 二 对机动车辆的控制 (一)机动车的宏观控制 1、发展规模 2、车种比例 (二)机动车的微观控制 1、发展大容量、高速度、无污染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2、始终树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合理限制小汽车,充分利用自行车的方针 3、加强立法,尽快修订国家交通政策 4、对不同排气量的轿车、轻型车及不同吨位的卡车实行不同的交通管制 5、公安、环保部门密切配合,综合治理城市交通污染 6、建立车辆等级政策 (三)车辆行驶速度的选择 1、平交路口行车速度控制 (1)在距路口停车线适当距离的车行道内,施划路面标示,以警告驾驶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