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灾后重建住宅楼还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实验小学灾后重建住宅楼还房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小学灾后重建住宅楼还房工程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二〇一二年十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建设单位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1.3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4 可行性研究工作过程 1.5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社会意义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 社会意义 第三章 市场需求预测与项目建设规模 3.1 项目产品的市场调查 3.2 项目产品的竞争能力预测 3.3 本项目的建设规模 第四章 项目建设条件 4.1 原料与资源条件 4.2 厂址的选择 4.3 厂址的建设条件 第五章 技术工艺和设备选择 5.1 项目生产规模的确定 5.2 技术工艺方案 5.3 设备选型 5.4 总图与运输 5.5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第六章 环境保护、节能及工业卫生 6.1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6.2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6.3 综合利用及治理方案 6.4 绿化 6.5 节能 第七章 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 7.1 企业组织及工作制度 7.2 劳动定员 7.3 人员培训 第八章 项目实施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 投资估算的依据 9.2 投资估算 9.3 流动资金估算 9.4项目工程建设计划 9.5 资金筹措计划 第十章 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 10.1 经营成本 10.2 收入预期 10.3 项目财务分析 第十一章 项目实施风险评价 第十二章 结论 12.1经济效益可观 12.2生态效益突出 12.3社会效益显著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1.1.3项目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名称:1.1.4项目建设地点 1.2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规划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共户。 1.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3.1建设总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为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3.2资金筹措 。 1.4主要财务经济指标 表1-1 序号 科目 单位 备注 1 项目规模总投资 万元   1.1   2 建筑面积 平方米 1996     万元   万元   1.5可行性研究依据 2.国务院国发〔2008〕21号《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3.国务院国发〔2008〕22号《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总体规划》(2004)《住宅设计规范》(GBJ96-86) 1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图纸等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因灾死亡7人,重伤41人,垮塌民房3600余间,损毁民房20000余间,损毁商业用房30000平方米,山塘险情16处,隧洞垮塌11处,提灌站垮塌23处,渠道垮塌5820米,桥梁垮塌11座,山体滑坡堵塞道路330处,11千伏输电铁塔4座倾斜,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3.2亿元。2.2***县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县幅员面积110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565公顷,44乡镇,617村,5613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5.1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3.79 万人,非农业人口 11.39万人。农业人均耕地仅0.936亩。粮食作物以水稻和小麦为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农业蓬勃兴起,工商经济异军突起,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得到极大提升。2008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38.8亿元,同比增长13%,;三次产业比为38.9∶29.3∶31.8;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791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7913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498元。 2.3项目建设必要性2.3.1项目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灾后重建方针政策的需要 2.3.2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需要 小城镇作为一种社会形态,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有一定区域内的政治文化中心的职能,还具有组织生产、商品流通、信息交流、技术服务、交通运输、金融信贷及提供其他服务等多种职能。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2..3振兴县域经济的需要 从长远来看,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政策导向、便利的交通环境,更需要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和优美的外部生态环境的支撑,本项目建设,改善居民住房环境,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章 项目区建设条件 3.

文档评论(0)

weidamei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