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系部名称:财会学部 专业:会计学
年级:2011级 班级:103班
姓名:梁凯莉 学号:1038080346
实践单位:广西百色市及百色市田东县
实践时间:2011年8月9日至2011年8月11日
一、实践目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陇穷村、祥周镇中平村两个示范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过赴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实地考察当地基层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工作成效;此外,还通过开展文艺演出、慰问革命老前辈的志愿服务以及开展参观红色土地等活动来表达我们“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我们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广西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贡献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力量,并且可以学习和借鉴党基层干部对于发展新农村的经验与方法,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城乡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做贡献,参加这次活动能让我们感受到党的伟大,还能感受到作为基层党员肩负的使命,帮助我们开阔视野。
二、实践内容:
本次赴田东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对田东县红色土地、新农村建设与基层党员干部三个方面的实地考察、学习为主题:
(一)踏红色土地 寻红色记忆。
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的红色之旅从8月9日正式拉开帷幕,我们先后走访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百谷红军村等地,并聆听了当地红色旅游文化讲解员的精彩讲解,以及红军后辈们对祖先当年红色记忆的追随。
8月9日下午3点,我们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本次红色之旅的第一站——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
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位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始建于清代,是当时平马人士捐资兴办的一所学堂,整座建筑古香古色。据讲解员介绍:1929年10月,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与张云逸率领广西警备第四大队和教导总队从南宁到达恩隆(今田东),并在此领导和指挥了“恩隆暴动”,打响了“百色起义”第一枪。百色起义宣告成功后,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在经正书院大厅隆重召开,大会一致通过关于成立右江苏维埃政府的决议,并通过实施政纲,选举产生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领导机构。当张云逸庄严宣布“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和右江苏维埃政府胜利诞生”时,新生的右江苏维埃政府成为了当时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现今,旧址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国家确立的十三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紧随着讲解员,我们社会实践团参观了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陈列室内军部会议室、通讯室、特务营营房,红七军使用过的长枪、短刀、马灯、水壶,张云逸用过的笔筒,邓小平用过的马鞭、坐过的马鞍、穿过的棉衣、戴过的斗笠等一件件展品映入我的眼帘,仿佛那一次次会议、暴动就在我身边重现一样,也让我更深切地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陈列了革命先烈使用过的战斗武器和生活用品,并通过“开展农民运动”、“参加百色起义”、“坚持革命斗争”、“革命英雄豪杰”、“沐浴阳光雨露”、“建设和谐新村”等六部分34个版面8个展柜的展示,再现百谷村革命斗争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历史面貌最老的红军已经86岁但他们依旧精神奕奕地用歌声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嘹亮的歌声把大家带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老年红军歌曲合唱为大家唱起《共产党领导真正确》等曲目。被老人们的热情感染,师生加入到红军合唱团的队伍中,与他们一起演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跟红军一起唱红歌感觉特别激动,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为国家战斗的年代。百谷村,一个因红军而被历史铭记的村庄,一个因发展而被时代垂青的宠儿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群众推翻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历程;她抒写着华夏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豪迈激情!过去,村民这样描述陇穷:“我们陇穷苦情多,推开房门就爬坡,九分石头一分地,能做几多吃几多”。即便3年前,:无水无路无土地,木棚六面透寒气;家家户户穷兮兮,收入忽略可不计;遥想出路在何处?望天望地惟叹息然而,近日,当我们探访陇穷村,展现在眼前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站在村口放眼望去,石山里,崭新的楼宇错落有致,木棚瓦房早已不复存在,分明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弹指仅两年,陇穷换了人间!在村口的“铭恩亭”前,说起陇穷村的变化,村支书阮承烈感叹不已:这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关心的结果啊!在的陪同下,实地查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的项目成果——中平展馆、中平村电网改造、香葱自动喷淋示范片。在中平展馆,一面听取的讲解,一面饶有兴趣地观看相关图片介绍,了解中平的历史文化、生产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在文化及经济建设中存在问题旅游产品发展单一、缺乏规划红色旅游多为橱窗展示、静态观光,以图片、文物、文字为主,缺乏娱乐性、体验性,对景区内的自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