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洋生态与生物
海洋污染的來源,主要包括: (一)海上船舶運輸的污染。包括所載運之油料洩漏,或洗艙壓艙的污水傾倒注入海洋者;核能動力船舶,或載運核能廢料之船舶,因輻射物質外洩進入海洋者;以及因附著船舶的生物,由甲地區移轉到乙地區後變成優勢生物,造成乙地區之生態浩劫。 (二)陸源性污染。包括陸域人類生活之廢棄物和農業、工業生產過程中所排放之廢料,經由溝渠、河川注入海洋。這種污染,也稱為非點源性污染。 (三)海洋傾棄的污染。人類常將許多產業的污染性廢棄物,或其他污染性物質,經由運輸工具運至海洋中傾倒而造成污染。 (四)海上操作的污染。包括從事大陸礁層或海床之探測及開採時,因處置不當、設備不周,意外致使油、天然氣、泥漿外洩,或進行採礦時,產生大量微粒物質、泥漿等所造成之海洋污染。 (五)來自空氣之污染。包括空氣污染物質,或從事核爆試驗所產生之輻射塵,透過大氣進入海洋而造成污染。 海洋污染的特性,首先是污染「來源複雜」,除了人類在海洋的活動外,陸域和空氣傳揚也都可能產生海洋的污染物。其次是「持續性強」,不可能像大氣和江河那樣,通過一次暴風雨或一個汛期使污染得以減輕或消除;污染一旦進入海洋後,可能通過生物的濃縮作用和食物鏈傳遞,對人類造成潛在和長期的威脅。第三是「擴散範圍廣」,海洋是相互連通的整體,一個海域出現的污染,往往會擴散到周邊海域。第四是「防治難度高」,由於海洋污染有很長的積累過程,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長期治理才能消除影響,且治理費用很高;如果造成人體的毒害,更是難以徹底清除。1950年代中期,震驚國際的日本水俁病,是直接由汞這種重金屬對海洋環境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痛,影響至今還沒有完全消除。 海洋保護 有鑑於海洋污染來源廣泛複雜,防治又特別困難,因此如何保護海洋,進而保護人類用海的福祉,已然成為國際間重大之環保課題。聯合國方面制訂了許多國際公約,例如「1973年防止船舶污染公約」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呼籲各國重視海洋污染的預防,以及採取具體作為,保護海洋環境。我國於民國89年公布「海洋污染防治法」,並於民國95年修訂「漁港法」,積極呼應國際趨勢,改善與維護海洋環境品質。除了政府機關的努力外,學界或民間部門也籌組「中華民國海洋污染防治協會」、「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等組織。這些趨勢,顯示全球為了保護海洋環境,高度強調人人關心、全民參與和建立「公私部門夥伴關係」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 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海洋教育網 楊肇岳:〈台灣海洋生態〉 農委會林務局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 2.夜光蠑螺 夜光蠑螺。屬於腹足綱中的軟體動物,肉可食用,殼可做貝雕,暖水產,台灣,琉球,印度洋,菲律賓,印尼及裴濟群島等地有分布。貝殼大,重厚堅固,肉鮮美,目前正發展養殖。殼珍珠層發達,為貝殼雕刻工藝材料近球形。寬可達25公分。以藻類為食,棲息環境從低潮區至10m左有水深岩礁間的海底。在潮間帶採到的多為幼體,成體棲息較深。 3.鮑魚 鮑,又稱為鮑螺,也就是一般俗稱的鮑魚,為夜行性、藻食性的螺類,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大洋,特別是在海水清澈、溶氧較高的岩礁海域淺水區。在分類學上屬於軟體動物門(Mollusca)、腹足綱(Gastropoda)、前鰓亞綱(Prosobrachia)、鮑螺科(Haloitidae)、鮑屬(Haliotis)。殼為盤形,螺塔甚低,沿著肩部有一排呼吸孔。殼內面具有珍珠光澤。成貝無口蓋。腹足寬廣,為卵圓形,呈吸盤狀。九孔(H. diversicolor)也是鮑的一種,為台灣最常見的種類。 節肢動物是動物中最大的一個門類,在目前已知的100多萬種動物中,它約占85%。該門類動物的身體可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附肢分節,故名節肢動物。海洋中的節肢動物有肢口綱、海蜘蛛綱、昆蟲綱和甲殼綱等四大類,其中甲殼綱是很重要的海洋生物類群,像我們平常喜愛吃的蝦和蟹就是屬於這個綱的生物種類。 1.蝦 櫻蝦有兩科約90種,特徵為甲殼薄弱,額角短小,第四、五步足有退化傾向。台灣至少有產3屬9種。主要為小型的浮游性蝦類,有時數量非常多,並有垂直洄游的習慣,櫻蝦的生命周期大多很短,受精卵多是直接排出體外。分佈世界各地,自淺海至深海均有其蹤跡。櫻蝦雖體形小,但數量有時非常豐富,是東南亞、印度及非洲地區的重要漁業蝦類之一,主要以拖網捕捉。 2.螃蟹 生活在海洋中的蟹類,是蟹家族中相當興旺的一支,它們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本領也各不相同。有行走如飛的沙蟹、不付房租的寄居蟹、能上樹的椰子蟹以及用一米多長的長腿支撐自己身體在海底爬行的高腳蟹等等。 青鋸蟹頭胸甲呈開扇形,殼背平滑無毛,殼前緣兩側各有鋸齒九枚,鉗腳粗大平滑而無毛,體呈青褐色或暗青綠色,贅腳之先端呈淡赤色,步腳與最後泳腳全面呈暗紫色網目。 椰子蟹甲呈心臟形,鰓域甚為擴張,腹部左右相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