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直线与曲线轨道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直线与曲线轨道讲解

车辆转向架组成 轮对 侧架 轴箱 弹性悬挂装置 制动装置 1、轮对 轮对是机车车辆走行部分的重要部件,由一根车轴和两个相同的车轮组成。 踏面:车轮和钢轨接触的面。 轮缘:指车轮踏面内侧制成的凸缘。 作用:保证车轮沿钢轨滚动时不致脱轨。 车轮宽度:车轮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距离。 踏面测量线:通过路面上距车轮内侧面一定距离的一点的水平线。 轮缘高度:指由踏面测量线至轮缘顶点的距离。 轮缘厚度:由测量线向下10mm处量得的轮缘厚度。 轮对宽度q:指轮背内侧距离T加上2个轮缘厚度d。 q=T+2d 2、转向架 转向架是把两或两个以上的轮对用专门的构架组成一小车,每节车体支承在两个转向架上。 3、机车车辆轴距 全轴距:指同一车体最前位和最后位的车轴中心间水平距离。 固定轴距:同一车架或转向架上始终保持平行的最前位和最后位车轴中心间的水平距离。是控制机车车辆能否顺利通过小半径曲线的控制因素。 车辆定距:车辆 前后两走行部分上车 体支承间的距离。 二、轮轨间相互作用 车轮与钢轨间的作用 力主要包括竖向力、横向 水平力和纵向水平力。 轨道越平顺,行车越 平稳,车轮作用于轨道的 破坏力也越小。 1.竖向力 竖向力是指车轮的静轮载和动轮载增量,是轨道所受的主要荷载。 2.横向水平力 是指轨道平面上与轨道方向垂直的水平力。是钢轨侧面磨耗和列车脱轨事故的直接原因。 3.纵向水平力 纵向水平力是指沿轨道方向的水平力。是导致钢轨波形磨耗、轨道爬行等病害的直接原因。 轨道几何形位: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 对位置和基本尺寸要求等,称为轨道几何形位。 一、轨距 定义:钢轨顶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标准轨距:1435mm 轨距容许偏差见下表 二、水平 1、定义:线路左右两股钢轨顶面的相对高差。 要求在直线上水平,曲线上保持一定超高。 2、目的:保持列车平稳运行,两股钢轨受力均匀 3、量测:道尺、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轨检小车) 与轨检车 4、水平不平顺规定:正线及到发线≯4mm误差 站线≯5mm 误差变化率:小于1‰ 三、前后高低 定义:指轨道沿线路方向的纵向平顺情况。 静态不平顺:因道床的累积变形、路基不均匀下沉、木枕腐朽、三角坑和弹性不均匀等原因,使轨面出现高低不平。 动态不平顺:轨面表面上看平顺,但在钢轨与铁垫板或轨枕之间存在间隙(间隙超过2mm时称为吊板),或轨枕与道砟之间有空隙(空隙超过2mm时称为空板或暗坑),或轨道的弹性不均匀,当列车通过时,轨面下沉形成不平顺,称动态不平顺。 危害:长不平顺使车轮对钢轨产生的附加动压力,降低旅客舒适度;短不平顺使车轮对钢轨产生振动冲击力。不平顺会加速道床变形,进而扩大不平顺,并加剧轮轨动力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测量:10m弦测量矢度(扣除竖曲线影响) 正线及到发线≯4mm 站线≯5mm不平顺 四、方向 1、定义:又称轨向,是指轨道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平顺性 2、要求:直线应当顺直,曲线应当圆顺 3、危害:引起列车蛇行,影响列车运行安全和平稳;在无缝线路地段可能引发胀轨跑道,威胁行车安全。 4、测量:直线用l0m弦沿轨头内侧边测量正矢 正线及到发线≯4mm 站线≯5mm 五、轨底坡 1、定义:钢轨底面与轨枕顶面之间形成的横向坡(内倾度)。 2、作用: ﹡车轮压力集中于钢轨中轴线上 ﹡减小荷载偏心矩,提高钢轨横向稳定性 ﹡降低轨腰弯曲应力,减轻轨头不均匀磨耗 ﹡避免轨头与轨腰连接处发生纵裂 ﹡减轻轨头不均匀磨耗,延长钢轨使用寿命 3、轨底坡设置方法: 理论上与踏面斜度相同1:20, 铁路实际采用1:40;城轨采用1:30 4、轨底坡大小判别: 根据轨顶面车轮碾磨形成的光带位置判定。 光带偏离轨顶中心向内:轨底坡不足 向外:轨底坡过大 居中:轨底坡合适 第三节 曲线地段轨道 机车车辆能改变方向沿曲线行驶的原因: 曲线外轨的引导作用。 一、曲线轨距加宽 曲线轨距加宽的原因:为使机车车辆顺利通过曲线而不被楔住或挤开轨道,减小轮轨间横向作用力,减少轮轨磨耗,使转向架顺畅通过。 加宽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