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襄阳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襄阳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4年襄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中华戏曲源远留长,襄阳花鼓异彩纷承。 2.根据语境,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当你的人生遇到风雨时,也许你会徘徊,也许你会啜( )泣,但是你要知道,这风雨也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能用嘹亮的歌声去应对风雨,天空也许会在刹那间变得澄( )清。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 )。(2分) A.全市上下众志成城,誓把襄阳建设成汉水流域中心城市。 B.吴铭辉三度割皮救父的孝义之举,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C.今年3月,昆明火车站发生了石破天惊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D.对于马航MH370客机的离奇失踪,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2分) A.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 B.徜徉在襄阳护城河边,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婀娜的垂柳。 C.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交换了广泛 D.各级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校园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倡导“孝道”,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③孔子曰:“孝,德之本也。” ④从远古时代的“孝感动天”的舜,到“亲尝汤药”的刘恒、“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不胜枚举。 ⑤我们国家是有着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发展的各个阶段,“孝行”贯穿整个社会发展史。 A.①③⑤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6.19世纪的英国文学家 创作的小说《简·爱》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主义色彩,亲切感人。女主人公简·爱人生追求的两个基本动机是对的渴念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2分) 7.古诗文默写。(8分,前4小题每小题1分,最后一小题每句1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颠《黄鹤楼》) (2),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论语十则》中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是“,”。 (5)自古以来,“诗言志”,大自然的风花雪月成为文人墨客情感的载体、心意的寄托。如《钱塘湖春行》中的“,”,白居易借花草表达 了对早春的喜悦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苏轼借明月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10分) 8.上午8点,窗外阳光明媚,七年级某班教室仍灯火通明。作为校学生会干部的你发现后,对该班值日生小华说:“”(2分) 9.襄阳,山川秀美,物产丰富,文化繁荣,名人荟萃。让我们一同开展“脚踏一方土”综合性学习活动,爱家乡,更爱脚下的这片热土吧!(8分) 【创建我行动】目前,襄阳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激发市民创建热情。(2分) 示例:开展“五城同创” 建设美好襄阳 【活动我安排】襄阳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本次活动中有一个“说说我们襄阳的历史文化”板块,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2分) 活动一:讲一讲传颂千古的历史故事; 话动二:说一说卓有成就的历史名人; 活动三:; 活动四:。 【游览我介绍】请结合语言环境,将下(2分) 朋友,欢迎你来到襄阳。襄阳已建城2800多年,文化底蕴丰富。在这里,我们可 【材料我探究】阅读并分析下面的“2008-2013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情况(2分) 2008-2013年襄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情况统计表 间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 1002 1201 1538 2132 2501 2814 增长率 (单位:%) 19.86 28.06 38.62 17.31 12.51 我发现: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0-11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2分) 1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 (二)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0分)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文档评论(0)

ggdxyz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