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项选择题(2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2、“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3、人称武则天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主要是因为 A. B.C.D.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 A.文景之治 B.兴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是A. B.C.D.“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 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 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1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越南 12、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3、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14、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国家统一 B.政权竞立 C .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 15、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16、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 A.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17、南宋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平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广州十三行 18、纸币的出现给经济流通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C.南宋D.元朝 19、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先生通令全国,禁止缠足,这才解救了深受缠足之苦的中国妇女。追溯历史,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始于 A,唐朝 B.宋朝C.元朝D.汉朝 20、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厅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 A.交子 B.瓦子 C.市舶司 D.会子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21.材料分析(7分)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请回答: (1)这两首诗的作者对大运河作了完全不同的评价,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2分) (2)隋的大运河对历史和我国以后的经济发展的发展起了什么作用?(2分) (3)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1分) (4) 大运河以哪个城市为中心?

文档评论(0)

dlive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