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RL_对比测试篇.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比讴歌RL 英菲尼迪M35 宝马530Li 2008年04月11日 14:25 汽车之友   当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刚刚扭转劣势,就杀到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进而加速了法西斯的覆灭;我们现在讨论的问题没有这么残酷,但商场也如同战场,日本几个豪华品牌自问世以来一直在北美与传统豪华品牌叫板,今天,他们的战场转移到了中国   大约20年前三家日本汽车公司相继创立了自己的豪华品牌讴歌(ACURA)、雷克萨斯(LEXUS)和英菲尼迪(INFINITI)。他们的目标非常简单,就是要在北美市场向那些豪华品牌的传统势力发起挑战——原有的丰田、本田、日产品牌过于平民化,树立一个新的品牌有利于打造全新的高端形象,而且在车型的设计和定位上也注入了新的元素——经过多年的努力,这三个日本豪华品牌在北美市场都算是成功立足,但他们的胃口也已经不止于此了:欧洲是传统势力的大本营,进军欧洲是迟早的,但任重道远;日本本土市场产品线过于密集,没有太多油水;真正诱人的第二战场在太平洋的另一边,中国市场是所有商家的必争之地。   最近一两年内这三个日本豪华品牌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替代了原来的少量水货渠道,在建立全新的销售及服务网络的同时,也都塑造了全新的中文品牌——继20年前在北美的创业之后,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开始了新的挑战。   相对来说三家公司里丰田最为财大气粗,雷克萨斯的产品线非常齐整,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品牌王国,豪华、运动、家用、多用途甚至混合动力等等一应俱全,在中国市场已经初成气候;讴歌和英菲尼迪的状况差不多,他们产品线简单很多,定位也非常明确,都是突出运动风格,这次RL和M35联手出击,对手也是现成的——刚刚经过技术升级的国产宝马530Li作为传统势力的捍卫者当仁不让,在行政级别里,宝马5系是全球范围内豪华运动风格的标杆。   尺寸的差别影响到目标定位,前后排的侧重以及装备特点都体现了不同的客户需求   按照日系车的一贯风格,RL和M35的个头儿都不小,在行政级别中都算是标准身材,车长都超过4.9米;但来到中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行政级车在奥迪的带动下都以加长为荣,连坚持运动核心的宝马都不例外,如此一来宝马530Li反倒超过两个日本对手成为尺寸最大的一个,轴距甚至超过3米!最惨的是RL,本来还是和本田里程同平台的车型,尺寸却只与国产的新款雅阁相当,2800mm的轴距在国内连行政级的门槛都快迈不进去了。比较三款车的内部空间,头部空间和车内宽度都差不多,差距都在后座了:530Li的后座腿部空间达到840mm,而M35只有785mm,和国内多数中型车差不多,RL则先天不足,745mm的腿部空间也就是目前紧凑型家用车的水平。   尺寸的差别影响到目标定位——或者说是三款车目标定位的差异才决定了尺寸的差别。讴歌RL明显是偏向前座定位,左右前座都具有电调腰部支撑和8向电动调节以及两档加热功能,倒车影像监视、导航、后座头枕电动收折等设备都是服务于驾驶便利性的,针对后排乘员的装备只有遮阳帘和空调出风口而已,显然这款车的主座在前排。英菲尼迪品牌本身特别强调运动风格,但这款M35还是更偏向豪华定位,内饰设计很显高档,选材和做工也非常精致,明显区别于RL内饰的简洁设计,RL给人的感觉是运动加科技,而在细节之处的处理也比M35稍显逊色;后座无疑是M35的重点,配备了独立控制的空调和影音系统,甚至后座的靠背角度都可以电动调节。过去的宝马5系当然是前座为主,国产的加长版本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后座空间扩展到豪华级的水 平,包括独立的影音系统、独立控制的空调、折叠桌板甚至带独立压缩机的冰箱都出现在后排的装备表中,7系的“奢侈”也不过如此;同时它又延续了5系前座的优良传统,前排界面设计、工艺质量、人机工程等等都非常出色,体现了驾驶员的核心地位,而且它还有堪称完美的前座椅——靠背上段可单独调节、座垫前部有电动伸缩的腿部支撑——每次驾驶宝马都能找到最舒服的位置。三款车都有类似宝马iDrive这样的多功能菜单式操作系统,用下来体会还是宝马的更好用一点,操作简便、逻辑清晰,而且还是汉化的版本。   三款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本钱都很足,变速箱和智能四轮驱动系统各自显示了本领   既然都标榜“运动”,这三款车在动力性能方面的本钱都很足:都是6缸发动机,来自北美的两款日本车都是排量更大的3.5升V6,530Li的直列6缸发动机排量“只有”3升,其190kW/6600rpm和300Nm/2500-4000rpm的功率及扭矩输出也稍逊于两个日本对手:RL的参数是217kW/6200rpm和351Nm/5000rpm,M35装备的是大名鼎鼎的VQ35,功率为206kW/6200rpm,峰值扭矩更高,达到363Nm/4800rpm。   从输出表现看,宝马没有对手那么猛,却具有最好的从低速到中速直至高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