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练习讲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年诗歌鉴赏专练 1、阅读下列宋词,回答后面问题。(6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 【注】①耒(lěi)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词的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3分) (2)下片通过哪两种手法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答案: (1)【参考答案】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1分)“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2分,说对两处就得2分) (2)【参考答案】手法:对比、用典。(1分,对一个不得分)形象: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诗人形象。(2分) 2、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第题。暮 过 山 村????? 贾岛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zhè)处,烟火渐相亲。诗的首联表现了什么景象?起了什么作用? (2分)答:????????????????????????????????????????????????????????????????????????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联系全诗简要赏析。(4分)(1)诗的首联表现了寂静、冷落而荒凉的山村景象(1分)。起了点题的作用(1分)。(“数里”就可以听到细微的水声,可见山村的“寂静”,而“水”又是“寒”的,可见环境的“冷落”。映在眼前的是稀稀落落的人家,可见山村的“荒凉”。诗的首联从视觉与听觉点出了诗题“暮过山村” )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接近山村时的喜悦心情(1分)。诗人在经过寂静冷落而荒凉的山村后,终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山村人家宅边常种的桑拓树和茅舍上升起的袅袅炊烟(1分),内心不禁感到无比的温暖与亲切(1分),先前的恐惧心情渐渐平静下来,转而产生一种欢欣喜悦的感情(1分)。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这首词描写了钱江涌潮的壮丽景象,既有直接描写,也有间接描写,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2)请简要分析词中的“弄潮儿”形象。 直接描写:中间部分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表现钱江潮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2分) (2)钱江潮水排空而来,汹涌澎湃,弄潮儿却在惊涛骇浪中踏浪立涛、履险如夷,连手中的红旗都未被打湿,(1分)表现出英勇无畏、奋力拼搏的豪迈气概。(1分) 4、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下题 [越调]小桃红杨果采莲人和采莲歌,柳外兰舟过。不管鸳鸯梦惊破,夜如何?有人独上江楼卧。伤心莫唱,南朝旧曲,司马泪痕多。[越调]平湖乐王恽采菱人语隔秋烟,波静如横练。入手风光莫流转,共留连。画船一笑春风面。江山信美,终非吾土,问何日是归年。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6分)(6分)都是以乐景衬悲情(2分)。前一首用采莲人的欢歌反衬抒情主人公(或自己)的孤独悲哀之情(2分);后一首用风光旖旎妩媚的水乡之景反衬苦闷思归的心情。(2分) 请简要分析两首元散曲的思想情感。(5分)(5分)前一首抒发了对王朝兴废的悲哀和孤独之情。诗歌连用“南朝旧曲”“司马泪痕”两个典故,抒发了深切的王朝兴亡之悲;(3分);后一首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诗人以“江山信美,终非吾土”表达了身处异乡的孤寂,用“何日是归年”直接抒发了强烈的思归之情。(2分)???阅读下面的,然后回答问题。作者通过“冷霜、疏树、残叶、寒云乱山晓风”,描绘出冷泉关天气寒冷、环境萧条荒芜和路途险象环生冷峻豪。通过动作 “踏”“穿” 描写,奇险,峭拔的冷泉关山行场面表现主人公步伐之有力、驰骋之迅猛“送”字化苦为乐,十月风本应是侵袭,使人彻骨寒冷,却说成是有情“送”我过冷泉关表现了不屈坚强与乐观精神繁盛,而今是荆棘丛生、狐兔出没,寂寞冷落。(2分)(两点答出一点即可。) (2)结尾借物抒情(1分)。将人的愁思和花的命运完全融合在一起,含蓄地劝诫人们:不要再提中原旧事,多说无用,只会让牡丹多一层愁意。(分析句意1分)这里的“花”,既是牡丹,又是遗民的形象,作者说“怕花愁”,其实是说自己心中为中原未能恢复而忧愁。(点出情感1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6分)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多种感情,请选取一种加以分析。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