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98年十大考古发现 (以时代为序) 1、河北泥河湾盆地阳原于家沟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 发掘单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 简介:   从于家沟遗址中找到了华北地区极为难得的更新世末至全新世中期的地层剖面和文化剖面,为这一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考古学文化研究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地层证据和文化序列证据。剖面下部距今8000-14000年前的细石器文化层中,出土有细石器工艺制品、装饰品和楔形石核、细石叶、端刮器、尖状器、雕刻器、锛状器等石器,以及年代超过万年的夹砂黄褐陶片;剖面上部含有新石器文化遗物,年代约为距今5000-8000年前。这一发现,对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农业起源、制陶业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 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探明了以凌家摊遗址为中心,半径约2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6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1处大型墓地,系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群。在凌家滩墓地中心的最高处发现新石器时代祭坛一座,面积约600平方米,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和鹅卵石与粘土搅拌铺设而成,中间高四周低,平面为不规则圆角长方形;祭坛可分三层,分两次建成。44座墓葬中出土大量精美玉器,有玉人、玉龙、玉璜、璧、玉喇叭形饰、玉鹰、玉铲等,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雕琢之精湛为安徽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收获。其中玉人以浅浮雕技法制成,体态比例匀称,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体玉雕塑;玉鹰、玉龙等造型独特,在制作思想、造型构思、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表现了崭新的观念,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玉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研究资料.石钻和与之伴出的一件正面磨成凹形的褐红色砂岩砺石,系石制加工工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属首次发现,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制玉工艺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凌家滩文化出土的玉器钻孔技术尤为发达,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祭坛和玉礼器的发现为探讨中国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信息。     3、江苏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江苏省金坛市西岗镇三星村 发掘单位:南京博物院、金坛市文管会 简介:   三星村遗址是苏南地区保存好、面积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现存面积10万平方米在发掘的640平方米面积中,共清理不同时期的墓葬1001座,灰坑55个,房址4处。出土陶、石、玉、骨角牙蚌等各类文物达4000余件,数量之多,价值之大,器物之精在国内同时代原始文化中极为罕见。其中骨角牙蚌器数量众多且制作精良,刻纹板状器前所未见,可能与原始宗教、巫术等有关。石器中的七孔石刀是此类器分布的最东缘;石钺无使用痕迹,为礼器,对全面认识钺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刻印云雷纹的彩陶豆是目前所见云雷纹最早的实证。遗址墓葬分布十分密集,叠压关系丰富,尤其难得的是墓中人骨标本骨质坚硬,头颅骨大多完整,这在长江下游地区同时代遗址中为仅见。1000余具人骨标本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体质人类学研究领域的空白。这一发现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和文明起源等重大学术课题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4、重庆忠县中坝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 发掘地点:重庆市忠现县城 发掘单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首次发现了有明确地层关系的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与老官庙下层文化晚期阶段共存)-老官庙下层文化-哨棚嘴文化的地层叠压关系,初步建立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的年代序列,对建立峡江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发掘首次在重庆峡江地区揭示出东周时期房屋居住遗址48座,其数量之多,上下叠压延续分布的现象,在同时期遗址中尚属罕见;房址均为地面建筑,平面多呈长方形,面阔3间,房址地面都经过加工处理。这批房址的发现对了解峡江地区东周时期的聚落形态、房址结构的发展和变化、生活方式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发掘还揭示东周时期墓葬23座、汉代龙窑5座,是四川盆地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龙窑,对了解汉代龙窑的结构、研究龙窑的起源、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5、辽宁北票康家屯城址 时代:夏代至早商 发掘地点:辽宁省北票市大板镇康家屯村小波台沟 发掘单位: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简介:   共发掘面积4000多平方米,清理东、南两面180多米的城墙,东城门址一处,东、南城壕二段;在城内西部清理出早、晚两期石墙建筑14道,19座规模大小不同的房址台基,5座石筑穴;城内东北部清理出3道石墙,一座石穴。发掘揭示出城址原呈方形或长方形,在长期延续使用中经历了早、晚两阶段。城墙上窄下宽,分段而筑,内外墙面选用较大块的青灰色厚石板抹泥口垒砌。东南城墙外侧和城墙外角发现砌

文档评论(0)

wangjie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