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作权法关於数位图书馆之营运与修正方向-着作权笔记.docVIP

着作权法关於数位图书馆之营运与修正方向-着作权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着作权法关於数位图书馆之营运与修正方向-着作权笔记

著作權法關於數位圖書館之營運與修正方向 ----以英國、美國為例 (本文發表於93年5月東吳大學數位圖書館研討會) 章忠信( 壹、前言 科技的發展讓圖書館的經營產生了鉅大改變,圖書館是否成功的評斷標準,不再是在硬體上有多少的館藏,有多宏偉寬廣的建築,而是在軟體上如何能讓讀者很快地、很正確地接觸到他所想要接觸的資訊。簡言之,精準的資訊「接觸(Access)」之提供,已取代大量的資訊「儲存(Storage)」,成為圖書館的主要功能,而數位化圖書館藉由數位化網路科技的幫助,正可以達到此一終極目標。 理想中的數位化圖書館所具備的功能,是可以讓任何一個讀者,在任何時間,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不必在開館時間內親赴圖書館,就可以利用網路進入數位化圖書館,搜尋到所想要的資訊,全文列印,或作電子檔儲存、編輯。離島澎湖、綠島或蘭嶼的老師或研究人員,不必風塵僕僕地到台北國家圖書館,就可以接觸到資訊,遠赴國外求學的學子,可以透過網路查詢到國內相關論文的資料,一切如此完美,科技讓資訊得以充分的流通。 經營這樣一個理想的數位化圖書館,在著作權法上其實面臨許多問題。包括圖書館可不可以把所有館藏數位化?其法律依據何在?如果可以讓讀者在家作資料搜尋、全文列印、電子檔儲存,則資料庫業者、出版社或書店將如何生存?著作權人的權利如何保障?本文將從圖書館的功能,檢討現行著作權法規定與民眾對於數位化圖書館期待之落差,並從Berne Convention Implementation Act of 1988)」已修正著作權法第四一一條及第四一二條,廢除外國人著作必須註冊始能進行訴訟及請求法定賠償額與訴訟費用之規定,本國人則仍維持此一註冊及「送存」制度,造成本國人著作權保護低於外國人標準之奇特現象,有一大部分理由與「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館藏之充實目的有關。至於圖書館的「資訊提供」功能,更是縮短貧富階級接觸資訊差距的重要手段。雖然圖書館每出借一本著作重製物,對於著作人的著作銷售市場就造成負面影響,然而,除了少數國家以「公共借閱權(Public Lending Right)」制度,要求圖書館每借出一本書,都應支付作者或出版商相當的補償金,大多數國家都認為著作權人對於此一涉及「資訊提供」之公益目的活動,必須容忍此一尚稱合理之損失。 圖書館的「資料保存」與「資訊提供」二大功能,涉及著作權法所賦予著作人各種著作財產權中之「重製權」與「公開傳輸權」的議題,同時更進一步地與涉及公眾利益之「合理使用(Fair use)」。 著作權法第一條規定:「為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調和社會公共利益,促進國家文化發展,特制定本法。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著作權法立法的終極目的,是要「促進國家文化發展」,而為了要達到這項目的,必須透過「保障著作人著作權益」與「調和社會公共利益」為手段。著作權法先賦予著作人著作權,但為公益之考量,又以「合理使用」規定限制著作財產權之行使。國際著作權公約就合理使用最早且最重要的規範,出現在一八八六年「保護文學及藝術著作之伯恩公約(Berne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的一九七一年巴黎修正案第九條第(2)項所定之三步驟之檢驗(Three-step-test)。此所謂「三步驟之檢驗」即指關於重製權之限制與例外,須符合以下條件:即1)「僅限於相關特定之情形下」;2)「未與著作之正常利用相衝突」;且3)「不致於不合理地損害著作人法定利益」。此一「三步驟之檢驗」原則,隨後並分別為一九九四年通過的世界貿易組織協定中「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cluding Trade in Counterfeit Goods,以下簡稱TRIPS)」第十三條、一九九六年通過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The WIPO Copyright Treaty,簡稱WCT)」第十條及「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表演及錄音物條約(The WIPO Performances and Phonograms Treaty,簡稱WPPT)」第十六條所接受,並擴及於所有各該條約所提供保護之權利之限制與例外規定,不再僅限於重製權,亦即祇要「在某一些特定情形下」,如果「不會與著作之正常利用相衝突」,且「不致於不合理地損害著作人法定利益」,各國著作權法得允許利用人不必經過著作財產權人及相關權利人的授權,利用著作或受保護的客體,至於其具體條文,則任由各國以法律定之。 在以上所述的「三步驟之檢驗」中,對於著作財產權或相關權利之限制,必須嚴格遵守以下要求: 一、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