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齐桓公伐楚一、〔题解〕.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篇齐桓公伐楚一、〔题解〕

第六篇 齊桓公伐楚 一、〔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四年》。 當時,齊桓公任用管仲使齊國迅速強盛,成了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他聯合中原地區其它諸侯國向南進攻楚國。強大的楚國以武力為後盾進行了一場外交戰。 文中記敍楚大夫屈完反擊的話極為生動。 僖公四年《春秋經》“四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宋公、陳侯、衛侯、鄭伯、許男、曹伯侵蔡。蔡潰,遂伐楚,次於陘。夏,許男新臣(人名)卒。楚屈完來盟于師,盟於召陵。” 為何侵蔡?上溯到僖公三年: 僖公三年: 《左傳》僖公三年冬天:“齊侯(齊桓公)與蔡姬(桓公夫人)乘舟于囿(苑也,其中有池),蕩公(蔡姬把船左右搖晃,使桓公坐不安穩。)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把蔡姬送回母家),未之絕也(但並未正式棄絕)。蔡人嫁之(把蔡姬另嫁了)。”可見桓公侵蔡實是為了泄私憤。 為何伐楚? 僖公二年冬,楚人侵鄭。 僖公三年秋,齊侯曾與宋公、江人、黃人會于齊國的陽穀,謀伐楚。未舉,而冬季,楚人又伐鄭。 故。齊桓公先有伐楚之心,因有蔡姬之事,故侵蔡後,遂移兵伐楚。 二、春秋五霸 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齊桓公 晉文公 秦穆公 吳王闔閭 越王勾踐) 齊桓公:(易牙烹子、開方衛國太子、豎刁) 姜姓,名小白。齊僖公子,襄公弟。周莊王十二年即位為君,率軍擊敗助公子糾爭奪君位的魯軍于乾時,穩固了統治地位。納大夫鮑叔牙之諫,釋怨于政敵管仲,以其賢能重用為主政大夫。 次年,不聽管仲之勸,過高估計齊國軍事實力,發兵攻魯,被魯軍擊敗於長勺。繼又聯合宋國攻魯,亦無功而還。 遂採納管仲提出的先內後外,富國強兵,以實力求霸的方略,推行經濟,政治,軍事改革,增強戰爭潛力.同時,出兵攻滅近鄰小國,多次與諸侯會盟,用“輕其幣而重其禮” 的外交手段控制諸侯,至周僖王三年(前679),霸業始成。 鑒於“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 的形勢,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于周惠王十四年(前663)率軍大破山戎,解燕國之危,進擊令支,孤竹,獲勝而還.此後出兵擊敗狄人,救邢於危難,助衛複國.周襄王二年(前651),與周王卿士及諸侯會盟于葵丘,將霸業推向鼎盛。 齊桓公 管仲: 政治家,名夷吾,字仲,亦稱管敬仲.據說,他早年經營商,後從事政治活動.在齊國公子小白(即齊桓公)與公子糾爭奪君位鬥爭中,管仲曾支持公子糾,小白取得君位後,不計前嫌,重用管仲為相,實施改革。 他在政治上,推行國、野分治的參國伍鄙之制,即由君主、二世卿分管齊國,並在國中設立各級軍事組織,規定士、農、工、商各行其業;在經濟上,實行租稅改革,對井田「相地而衰徵」,並採取了若干有利於農業,手工業發展的政策。 在國內政治經濟形勢得到穩定和改善的基礎上,管仲積極促使齊桓公採取尊王攘夷,爭取與國的方針,以建立霸權。 從西元前681年北杏會盟開始,管仲輔佐齊桓公先後「存邢救衛」,伐蔡、伐楚、觀兵於召陵,制止了楚向中原的深入,同時,又多次為王平戎難,甚至徵集諸侯派軍隊幫助周王戍守成周。 西元前651年,齊桓公把周王的代表周公以及宋、衛、許、曹等國召來葵丘(今河南蘭考)開會,使齊桓公的霸業達到了頂峰。 三、齊國: 齊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有呂齊和田齊之分。 西周時期,周武王封呂尚于齊,由於國君姜姓呂氏,故又稱呂氏齊國,史稱呂齊。 前391年,田成子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並於前386年放逐齊康公于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國君媯姓田氏,是為田氏齊國,史稱田齊。 齊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直至前221年被秦國所並。 楚國: 楚國,又稱作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祖先族姓羋,熊氏。最早興起于古荊州之地的楚部落,滅于秦國。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全部、湖南、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部分地方。 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氏。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顓頊帝后第五代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祝,大也;融,明也)。其部落分佈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一帶)。 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是楚之先祖。季連之後曰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師,其曾孫熊繹,當成王時,封為楚子(意為楚地的子爵)。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①。蔡潰,遂伐楚②。楚子使與師言曰③:“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④ ,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⑤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⑥,何故?” 〔注釋〕 ①四年:魯僖公四年(西元前656年)。齊侯:齊桓公。齊屬侯爵,故稱齊侯。桓公是春秋第一個霸主。蔡:蔡國,侯爵。在今河南汝南、上蔡一帶,當時是楚的盟國。 侵:《說文·人部》:“漸進也。”此本義。《左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②潰:被擊潰。 ③楚子:指楚成王。楚屬子爵。使:派使者。與:介詞,對、跟。師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