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1.优点 (1) 整车具有更好的驾驶性能 (2)?良好的行驶性能 (3)?较好的行车安全性 (4)?降低废气排放 2.缺点 (1)?结构较复杂 (2)?传动效率低 二、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组成 1.液力变矩器 2.齿轮变速机构 3. 换挡执行机构 4.液压控制系统 5.电子控制系统 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 液压操纵系统(阀体) 液压操纵系统(油泵) 壳体 1.液力偶合器 液力偶合器的组成: 泵轮 涡轮 液力偶合器涡流、环流的产生 液力偶合器工作特性: 涡轮的扭矩(Mw)和泵轮的扭矩(Mb)的关系式为: Mw ≤ Mb 液力耦合器的传动效率η=Nw/Nв=Mwnw/Mвnв η=nw/nв=i(Mв=Mw) 当i=1时η=100%,但最高效率只可达97%左右。 液力偶合器的缺点: 液力偶合器不能使输出扭矩增大,只起液力联轴离合器的作用。因此,汽车上很少采用。 它不能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彻底分离,为解决换挡问题,在液力偶合器和机械变速器之间还需安装一个换挡用离合器,从而增加了传动系重量及纵向尺寸,所以换用液力变矩器。 2.液力变矩器 组成:泵轮(b)、涡轮(w)、导轮(d) 液力变矩器的实物图 液力变矩器结构示意图 液力变矩器中三个元件的功用: 泵轮:将发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自动变速器油的动能。 涡轮:将自动变速器油的动能转变为涡轮轴上的机械能。 导轮:改变自动变速器油的流动方向,从而达到增矩的作用。 液力变矩器涡流与环流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增矩过程:MW=MB+MD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偶合点:MW=MB 液力变矩器的的工作原理减矩过程:MT=MP-MS (导轮不转) MT=MP(加装单向离合器后 ,导轮转动) 液力传动的特性 变扭比(K)=MW/Mb,一般为2~4倍。 转速比(i)=nw/nb≤1 传动效率(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 =Nw/Nb<1 (1)怠速时,MW很小,汽车不能行使。 (2)起步时, MW最大。 (3)逐渐加速时, MW减小。 (4)偶合点时,k=1, MW= Mb 为提高变矩器在偶合区工作的性能,需加装单向离合器和锁止离合器,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液力变矩器的锁止机构 3.行星齿轮变速机构 多数自动变速器是采用多排行星齿轮机构提供不同的传动比。传动比可以由驾驶员手动选择,也可以由电控系统或液压控制系统通过接合和释放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自动选择。 (1)单行星排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是由一个太阳轮、一个带有两个和多个行星齿轮的行星架和一个齿圈组成的。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传动原理 行星齿轮机构工作时将太阳轮、齿圈和行星架这三者中的任一元件作为主动件,使它与输入轴联结,将另一元件作为被动件与输出轴联结,再将第三个元件加以约束制动。这样整个行星齿轮机构即以一定的传动比传递动力。 1)齿圈固定,太阳轮主动,行星架被动 太阳轮带动行星齿轮沿静止的齿圈旋转,从而带动行星架以较慢的速度与太阳轮同向旋转,传动比为: i13=1 +α 为前进降速挡, 减速相对较大。 2)齿圈固定,行星架主动,太阳轮被动 传动比为 : i31=1/(1 +α) 为前进超速挡,增速相对较大。 3 )太阳轮固定,齿圈主动,行星架被动 传动比为: i23=1+z2/z1 =1+1/α 为前进降速挡,减速相对较小。 4)太阳轮固定,行星架主动,齿圈被动 传动比为: i32=z2/(z1+z2) = α/(1+ α) 为前进超速挡, 增速相对较小。 5)行星架固定,太阳轮主动,齿圈被动 行星架固定,行星齿轮只能自转,太阳轮经行星齿轮带动齿圈旋转输出动力。齿圈的旋转方向与太阳轮相反。传动比为: i12=z2/z1=- α 为倒挡减速挡。 6)行星架固定,齿圈主动,太阳轮被动 行星架固定,行星齿轮只能自转,齿圈经行星齿轮带动太阳轮旋转输出动力。太阳轮的旋转方向与齿圈相反,传动比为: i21=-z1/z2 =-1/ α 为倒挡超速挡。 7)直接传动 若三元件中的任两元件被连接在一起,则第三元件必然与这两者以相同的转速、相同的方向转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