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武文【摘要】目的观察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武 文
【摘要】目的:观察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B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苯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间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对比,收缩压、舒张压、FPG、2hPG、HbA1c、FINS、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在与二甲双胍产生协同作用明显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血压,从而能够使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和血压同时得到更好的控制。
【关键词】罗格列酮;糖尿病2型;原发性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 R977.15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有报道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伴随血浆胰岛素水平降低和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患者的血压也明显降低[1]。为进一步探讨该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35-76岁。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1999年WHO以及国际高血压学会(ISH)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脏病患者;(2)继发性、恶性及急进性高血压患者;(3)近1年内有酮症或其他应激情况发生者;(4)孕妇或哺乳期妇女;(5)除阿斯匹林外合并使用其他抗凝药物者;(6)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过敏者。
1.2 [研究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1)对照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4~72岁,糖尿病病程3~18年;(2)治疗组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5~76岁,糖尿病病程4~21年。治疗方法(1)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2000 mg/d、苯那普利10~20 mg/d、阿司匹林100 mg/d,饭后服用(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罗格列酮4mg/次/d。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BP)、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HbA1c测定采用美国Bio-Rad公司测定仪低压液相法,FINS水平测定采用放免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年龄、病程、血压、血糖、血脂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PG、2hPG、HbA1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FPG、2hPG、HbA1c、FINS、TG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FPG、2hPG、HbA1c、FINS、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肝功能受损、贫血、低血糖反应、严重腹泻等。对照组有3例发生腹胀、轻度恶心等胃肠道不适,治疗组有5例也出现胃肠道不适,但均可耐受,坚持服药后症状逐渐减轻。
表1 对照组和治疗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的比较(±s) (原表)
观察 对照组 治疗组
指标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收缩压(mmHg) 149.46±16.25 148.56±17.67 148.12±15.93 136.27±13.86**
舒张压(mmHg) 94.25±10.87 93.63±10.10 94.51±11.07 86.52±9.77**
FPG( mmol/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真菌学第二章 真菌的营养体.ppt VIP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2023年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pptx VIP
- 2025年上海高考语文真题试卷() .pdf VIP
- 2021年聚合支付行业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报告.docx
-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英语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doc VIP
- 内蒙古自治区通用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17).pdf
- DB37T 1317—2025超细干粉灭火系统技术规范.pdf VIP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速铁路部分) .doc VIP
- 云南省昭通市2026届高三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卷(一)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素养导向”初中化学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 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