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VIP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模块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3分) 注意:请用2B铅笔将自己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共15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龟(jūn)裂?? 莞(wǎn)尔一笑???栏楯(shǔn)??濒临(bīn) B. 愠(yù)色?? 悄无声息(qiǎo)?? 作(zuò)坊?? 晤面(wù) C. 筵(yàn)席?? 岁在癸丑(kuí)?? 骄横 (hènɡ)? 掺和(chān) D. 蓬蒿(hāo)??? 长歌当(dāng)哭?? ?乳媪(yùn)? 凝眸(m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 金榜题名???? 震撼???? 嗜好????逶迤 B. 淡烟暮蔼???? 文身???? 谍血????厮守 C. 珊珊来迟???? 萌孽???? 笑靥????俯瞰 D. 桀骜不训???? 慰籍???? 寥落????气慨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 ①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__ _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②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通的。 ③“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他_ _地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 A.渺茫 妄图 坦然 B.微茫 企图 坦然 C.微茫 妄图 淡然 D.渺茫 企图 淡然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完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大家在思考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C.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D.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和珍等青年在反动政府门前表现出来的沉勇友爱、无所不为的精神,令人敬佩。 B.无论是司马迁“苟活”,还是屈原“赴死”,后人谈到他们,都充满溢美之词。 C. 尽管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演员的表演都很难让人满意,但瑕不掩瑜,它的音乐仍深得观众的喜爱。 D.二次革命失败,很多同志殉义武昌。我是一个书呆子,既非军人,又非政客,更无直接参加革命的资格,只好弄弄长笔,长歌当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题3分,共9分)。 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观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唐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颠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y3843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