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 一、Summarize: 大肠杆菌是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有维护肠腔生态平衡、生物拮抗、维生素合成等重要作用,是非致病菌,一些特殊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各种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 病型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以腹泻、败血症、赤痢样症候群以及肠毒血症为特征。 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的尿道感染、乳房炎、子宫炎也是重要的大肠杆菌病。随着大型集约化养畜 (禽)业的发展,病原性大肠杆菌对畜牧业所造成的损失已日益明显。 在美国新生动物下痢48%由大肠杆菌引起。 二、etiology 1.? 一般特性:无sprout,有flagella,Gram-negative,多数无荚膜、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 2.? 抗原构造: somatic (0) 、 173 capsular (K ) 、 103 flagellar (H)antigens, 60 按抗原成分不同,可组合为几千个血清型。 血清型用O:K:H O:K O:H表示,最近,菌毛 (F)抗原被用于血清学鉴定。 3、categories 1)肠产毒型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ETEC) 2)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 EIEC) 腹泻似菌痢样,有脓血便,有里急后重 致病机理 侵袭结肠粘膜上皮并繁殖 细菌死亡后释放内毒素,引起炎症和溃疡 致人(猴)的痢疾。 还引起食物中毒。 3)肠致病型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 EPEC) 在较温暖季节发生 引起婴幼儿腹泻 幼兔腹泻 食物中毒。 致病机理 Intimin (紧密素)粘附和破坏肠粘膜微绒毛 上皮细胞排列紊乱,功能受损,导致腹泻 4)肠出血型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 EHEC) 亦称为VTEC,即Vero毒素大肠杆菌 Shiga toxin-producing E. coli, STEC,能产生(Vero)Shiga-like toxin,故称SLTEC 血清型为 O157:H7,引起人出血性肠炎 临床表现 轻重不一 10%小于10岁患儿,有严重并发症,死亡率高 EHEC 致猪水肿病,人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致病因子 菌毛 毒素 Vero毒素 内毒素与溶血素; 5)肠集聚型大肠杆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 EAggEC) 婴儿持续性腹泻 致病因子 肠集聚耐热毒素(EAST) 菌毛 α溶血素 3. categories 6)Septicemic E.coli, SEPEC,产生大肠杆菌素、溶血素及Cytotoxic necrotising factor(CNF)等,引起人、牛、猪、禽等败血症; 7) Uropathogenic E.coli, UPEC,定植于尿道,感染仅于人; 8)Neonatal Meningitis E.coli, NMEC,合成K1荚膜抗原,抗吞噬和补体,感染仅于人; 引起腹泻的大肠杆菌 四、Pathogenesis 1.定居与粘附素(colonizeadhesins):又称菌毛或F抗原, Adhension Factor /Colonizing Factor /Pili /Fimbrise ETEC进入小肠 后,必须首先克服自然清除机制,粘附于小肠粘膜才能发挥致病作用。 正常情况下,小肠前1/3段有少量存在。当抗体缺乏,pH升高,蠕动减弱,机体应激等条件下,可使进入小肠前段 E、coli 大量繁殖,如正常动物空肠中段为104,腹泻动物可达成109,粘附能力与粘附素有关。 粘附素固着于肠粘膜表面细胞的特异性受体上,从而使E、coli定居于粘膜。 常见粘附素有以下几种: K88:由质粒编码,能粘着于小肠各段上皮细胞,in pigs; K99:in calves in lambs、猪源性ETEC,粘着仅限于年幼动物的小肠后段上皮细胞 987P:见于某些牛、猪源性ETEC,粘着限于年幼动物的小肠后段上皮细胞 F41:见于具有O9、O101抗原的牛、猪源性ETEC,有的菌株还具有K99抗原. 从猪源大肠杆菌中发现了K88.K99、987P、F41、F42、F107等6种粘附因子 . 2.Endotoxin (lipopolysaccharide,LPS) . Pathogenesis 3.内毒素:类脂A成份 4.侵袭性:某些ETEC,象各种志贺氏菌一样,具有直接侵入并破坏肠粘膜细胞的能力。 5.大肠杆菌素V(Col·V) :具有产生此质粒与细菌引起败血症的能力有关。 6.过敏反应:仔猪在产前由母猪子宫,产后由初奶或接触外界大肠杆菌,获得或产生特异抗体,使组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