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2号填海造地工程.docVIP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2号填海造地工程.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2号填海造地工程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2号填海造地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轮简本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2号填海造地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二轮简本公示。现向公众公示内容如下: (1)公众索取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可以在本次相关信息公开后,以传真、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环评编制单位或环评委托单位咨询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公示的期限:2016年09月06日-2016年09月19日。 (2)环评委托单位和联系方式 建设单位名称: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海域收购储备中心 通讯地址:漳州市漳浦县杜浔镇古雷大道1号(363215) 联 系 人: 林主任 联系电话: 0596-3892088 电子邮箱: a3892088@163.com (3)环评单位和联系方式 环评单位:厦门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 联 系 人:彭老师 联系电话/传真:0592-2181916 电子邮件:lhpeng@ 通讯地址:厦门市翔安区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A117(361102) (4)征求公众意见对象和主要事项 征询对象:主要为项目所在地利益相关者,并欢迎社会各界对本项目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发表意见和建议。 主要事项:本次公众参与的主要目的在于征求有关本项目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事项,请公众重点就与海洋环境有关的问题客观、公正地发表意见。 (5)第二轮公示内容(报告书简本)。 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2号填海造地工程 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福建省漳州市古雷石化园区B-12号填海造地工程 (2)建设单位:古雷港经济开发区海域收购储备中心 (3)地理位置:位于福建省漳浦古雷镇东山湾东岸已建明达建材码头北侧近岸滩地水域,具体位置详见图1。 图1 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4)建设内容:项目拟填海面积38.289公顷,陆域形成总面积38.289公顷,其中,本次工程形成陆域面积37.286公顷,待后续古雷炼化项目公用连接通道工程补填1.003 公顷 ,本工程补填B-11 、B-13区地块西侧护岸30m 斜坡段面积1.620公顷,北侧临时护岸长739.2 m,西侧临时护岸长334.4 m,南侧临时护岸长709.2m,连接段临时护岸长30m。根据《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项目拟用海域位于“古雷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内,与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相符。本次评价内容包括总平面布置、水工建筑物、陆域形成工程等,不含面层结构及面层以上设施等内容。 (5)工程投资:本项目总投资为38632 万元。 (6)建设进度:本项目建设期约为12个月。 施工期主要环境问题 本工程填海造地施工过程悬浮泥沙入海,对局部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将产生影响。施工废水、陆上施工生活污水、施工机械排放废气、施工场地及车辆运输扬尘、施工噪声及施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等。 本工程占用海域资源,将直接造成用海区域滩涂和生态环境的改变。施工期也会造成邻近海域潮间带生物、底栖生物的损失,对附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水动力及冲淤环境质量现状 (1)水动力环境 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观测资料,本调查海区属于正规半日潮流区,各站涨、落潮流流向,因地而异,各地点的流向都以较小的幅度偏摆于该地点水道纵轴的方向,在垂直于水道纵轴的方向流速很小。各站的潮流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往复流特征,驻波性质明显,在高、低平潮附近时刻,流速最小,在半潮面附近时刻,流速达到最大。 (2)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 本项目位于东山湾内,东、北、西三面有陆域环抱,南面有塔屿、虎屿与太平屿作为屏障,波浪掩护条件较好,引起海区泥沙运移产生海底冲淤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水动力。通过1954年和1970年、20世纪90年代和2008年水深测图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天然状态下,东山湾水深、海岸比较稳定,没有大规模的泥沙流,泥沙来源不多,淤积物主要是悬移质,淤积速度相当缓慢,本规划用海区所处岸滩区域总体变化不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水质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于2014年11月10日和26日开展东山湾秋季水质监测,于2015年3月20日和3月27日开展东山湾春季水质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水温、盐度、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无机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活性磷酸盐、石油类、汞、铜、铅、锌、总铬、镉、砷,共计18个监测项目。 秋季及春季调查结果:调查海域海水中的除部分站位的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指标超标外,其余监测指标(pH、化学需氧量、溶解氧、石油类、汞、铜、铅、锌、总铬、镉、砷)均符合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中不同功能区划的海水水质标准。 (4)沉积物环境质量现

文档评论(0)

chenchen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