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禁忌习俗 禁忌的英语对应词是taboo,有的写作tabu或tapu。有人将它音译为“塔布”。Taboo一词源于太平洋汤加群岛的Tongan(汤加语)。在同一地区的波利尼西亚语、密克罗尼西亚语和美拉尼西亚语中也可以找到该词的原始形式。18世纪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首先发现了汤加群岛居民的这种禁忌习俗,并将该词引入英语实际上,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罢了。 ⑶语言禁忌 所谓语言禁忌,一方面表现为某些语言在特殊场合下的禁用或代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语言灵物的崇拜。语言禁忌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比如对长辈和自己尊敬的人,就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用尊称来代替。在遇到危难时,佛教徒口念“阿弥陀佛”,基督徒口念“上帝”,这都是表示相信语言有超人的力量。语言禁忌发展到极点,是出现语言灵物崇拜,其表现形式是符、咒。最常见的是巫师道士的符录、咒词,他们利用符咒来达到消灾祈福、伤害敌人的目的,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随意使用的。 ⑷生活禁忌 专指人们在平日饮食、起居、衣着、男女等方面的禁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禁忌也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好的得到传承,坏的被人们所抛弃。 禁忌几乎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小至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大至政治、外交、文化等活动都有禁忌的身影。在接下来的几节里,本书将着重介绍几个主要的英语国家的禁忌习俗,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宗教信仰及其社会文化。 主要内容 英国禁忌习俗 美国禁忌习俗 加拿大禁忌习俗 澳大利亚禁忌习俗 新西兰禁忌习俗 如果恰逢13日这天是星期五,那么英国人认为更不吉利,这个周五被视为“黑色星期五”;如果黑色星期五正好是5月份,那么这就是英国人所称的最黑暗的“黑色星期五”。这天你最好什么也别干,甚至不出门。把这两个日子合在一起使之成为险恶的日子,其由来显然是《圣经》的传说。犹太教规定,从星期五的日落到星期六的日落为休息日(“安息日”),每逢这天晚上,12个巫婆都要举行狂欢夜会,第13个魔鬼是在夜会的高潮时出现,他就是撒旦。 在送礼方面,他们特别忌讳收到带有他人公司标志的便宜礼物,因为这样做有为所在公司做广告的嫌疑。此外,还忌讳给女性送礼物时送香水、化妆品、衣物之类的东西。 在饮食上,美国人忌食各种动物的五趾和内脏;不吃蒜;不吃过辣食品;不爱吃肥肉;不喜欢清蒸和红烩菜肴;还不喜欢在餐碟里剩食物,认为这样不礼貌。他们还忌讳在宴会上喝醉,在宴会上喝酒要适量,切勿贪杯,喝得酩酊大醉,丢人现眼。 加拿大妇女有美容化妆的习惯,因此他们不欢迎服务员送擦脸香巾。 他们在饮食上,忌吃虾酱、鱼露、腐乳和臭豆腐等有怪味、腥味的食物,忌食动物内脏和脚爪,他们也不爱吃辣味菜肴。忌讳在自己的餐盘中剩下食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信仰巫术。他们将死亡与生病归咎于他们的巫术,如果想加害于自己的仇敌,他们就将一根小棍或一根兽骨指向仇敌所在的方向,口中念咒语。由于土著人非常迷信,一旦知道有人用巫术加害于自己,仿佛受了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在劫难逃,每天都在极度惊恐中度过,不久即郁郁而终。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加深了土著人对巫术威力的迷信。 由于部落的宗教活动比较频繁,所以每个部落都有专门的巫师。巫师被认为是能够通鬼神的,具有超自然的魔力,人们对巫师都非常敬畏。巫师一般是为部落祈求风雨,为人们治疗疾病。由于巫师懂一些草药知识,会一些按摩技术,所以有时治病也会颇有些“灵验”。总之,土著人的信仰还是处在原始宗教的初始阶段。 新西兰禁忌习俗 欧裔新西兰人绝大部分信仰基督教新教,其信仰与主要移民国英国的信仰基本相同。还有信仰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的居民,各自遵循其移民国的信仰习俗。新西兰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在各大城市中,有教堂,有佛庙,有清真寺,不同的宗教信仰者可以到各自的宗教场所进行宗教活动。 新西兰人把“13”这个数字视为凶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设法回避“13”这个数字。 由于新西兰人比较严肃,讲究绅士风度,他们很忌讳异性之间的交往过于亲密。在国内甚至忌讳男女同场活动。即使看戏或看电影,同场他们也分为男子场和女子场。 他们厌恶大声喧嚷和过分地装腔作势。当众嚼口香糖或用牙签被认为是不文明的行为。他们忌讳用“V”手势表示胜利,并且认为当众闲聊、吃东西、喝水、抓头皮、紧裤带等作风是很不文明和失礼的举止。 新西兰人喜欢狗,尤其是对忠实勇敢的牧羊犬,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终身伴侣”、“牧羊的卫士”。因此同新西兰人谈论狗肉等问题,会触怒对方。 在饮食上,新西兰人不喜欢吃带粘汁或过辣的菜肴。 新西兰人不愿谈论有关种族、国内政治和私人事务方面的话题。 新西兰的原居住者毛利人的信仰习俗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毛利人信奉原始的多神教,相信灵魂不灭,因此很忌讳对其拍照、摄像。他们相信具有超自然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