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教改之路上的思考.doc
在教改之路上的思考
一直以来,我们中国教育的教改之路始终都没有停歇过,这也足以能够证明国家对于教育发展寄予了厚望。
第一阶段:1949mdash;1975年:偏重双基quot;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1979---1982年: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第三阶段:1983---1989年:培养非智力因素与智力相结合。
第四阶段:1990----今 :加强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注重实践 培养能力 。
而从1990年开始实行素质教育,我们又经历了2001年《课程标准》的颁布,2011年《新课程标准修订版》的颁布。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教育名师、教育大家来推广他们的教育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放在全国,他们的力量又是那样ldquo;渺小rdquo;!在仍然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影响下,众多的学校、教师不敢解放思想,只能埋头教书。
随着《课标2011》版的推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缺憾一一暴露出来,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们遗憾地看到:
1、教师的知识素养、管理能力、人文精神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改革的发展。由于各地各学校的学习、研究氛围的不足,导致教师多年来养成了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的不良风气,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已经跟不上当前教育发展形势。
2、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体系亟待完善。教育教学成绩全凭学生的一张试卷,一个分数,甚至给所有教师进行大排队依然存在hellip;hellip;所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我们用单一的成绩人为地将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歧视,对学生人格养成的一种制约。李镇西校长曾经说过:ldquo;素质教育是不排斥考试,但是要看考试的出发点是基于学生全面素质评价还是单一知识考查。rdquo;为此,我们对于学生评价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各地教学研究之路举步维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教学研究热潮此起彼伏mdash;mdash;从王崧舟、窦桂梅、李炳亭、郭思乐、孟照彬hellip;hellip;到朱永新、李镇西的ldquo;新教育实验rdquo;,我们看到了太多兢兢业业的身影。但是,对于全国1600万教师而言,这样的改革犹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叶扁舟,势单力薄。
我们的教育将走向何方?我们如何才能尽快地摆脱这种ldquo;被动rdquo;的局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体会来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教育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基础。
毕竟,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具有鲜活个性特征的学生。这样,我们撇开对学生的ldquo;教育rdquo;而专门研究课堂教学的改革是没有基础的mdash;mdash;缺失了教育者对于教育的认识、教育思想、文化底蕴、管理能力、创新工作能力,以及教育的前瞻性,我们的教学又从何谈起?
为此,教育改革我们应该从加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力度,引导所有从教者对教育工作有一个全面的,崭新的认识入手,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思考、善待每一个学生,站在学生ldquo;一生发展rdquo;的高度去从事教育,进行教育管理。这需要每一位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与研究,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而不单单是专业技能的提升,做一名ldquo;反思型教师rdquo;。在这一方面,朱永新教授和李镇西校长所倡导的ldquo;新教育实验rdquo;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用童心、爱心、耐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他们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可以说,没有这样的高度认识,没有这份对于生命成长的尊重,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很难有效发展的。
二、完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是教改发展的保障。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方依然存在着ldquo;分数决定一切rdquo;的现象。教育的高一级领导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就是学生的分数mdash;mdash;他们给老师们大排队,排在前面的奖励,排在后面的通报批评;学生们学习过程中有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等等多种多样的考试。至于学生的思想怎样、学校的德育怎样、学生的人格、学生的特长hellip;hellip;都不会纳入评价的范围。这样的评价方式,促使老师们只能教死书、死教书。同时也就造成了老师们凭经验传承知识,不必接触过多的教育理论的ldquo;厌学现象rdquo;。长此以往,教育者在痛苦中坚守,受教育者在题海中历经轮回之苦。如此这般,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他们哪里还有对于学习的热情,对于科学的探索与创新呢?剩下的恐怕只有厌恶了!
为此,我们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对学生全面素养的评价,保护学生的求
知欲望,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关注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