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诈骗罪的行为类型扩大化的可能性
浅析诈骗罪的行为类型扩大化的可能性
一、诈骗罪行为类型扩大化的界定
刑法传统理论认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关于诈骗罪的行为类型则理解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甚至曾有学者明确提出,诈骗罪即表现为向受骗者表示虚假的事项,或者说向受骗者传递不真实的资讯。但如果表示的所有事项具有真实性,则不构成诈骗罪的欺骗行为。笔者并不赞同该种观点,诈骗罪的行为类型不应局限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之间,只要是存在非法占有为目的,行为人或者是做出一种事实性说明,间接导致了被骗人的受骗,或者是做出一种真实的陈述,利用了一种概率事件导致了诈骗的发生,该种情形都将构成诈骗罪。因此,笔者认为所谓诈骗行为类型扩大化就是行为人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前提之下,利用一种除了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以外的,能够引起受骗人产生处分财产的错误意识的行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这两种行为方式不过是诈骗罪中最为常见的两种行为方式。
二、诈骗罪行为类型扩大化的原因
当然,笔者并非无端提出这种可能性,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诈骗行为类型扩大化的可能性:
(一)从诈骗罪本身的来说
一方面,诈骗罪是一种现实性、变化性很强的犯罪,其犯罪手段会随着技术的更新而不断变化,而一旦将诈骗行为的类型单纯地局限于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类型之中,这必然是与诈骗罪本身的特点相违背的。另一方面,从诈骗行为的本质来说,也不应将诈骗行为局限于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两种类型,因为“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仅仅只是作为诈骗罪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诈骗行为的本质是指使被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做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的行为,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或者将来的事实,都是一种使对方陷入或者强化处分财产的错误认识的行为,只要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就是诈骗罪中的欺诈行为。
(二)从司法实践的现实来说
笔者认为存在诈骗行为类型扩大化的可能性,是考虑到实践之中客观存在的需求。为此,笔者将通过一起真实案例来说明该种情形:某日9时19分许,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南栗村的赵先生收到了一条来自北京的短信,短信内容为“向用户名为黄某,卡号为农行卡6222848083汇钱”。正巧前一晚,赵某在外地居住的舅舅让他还钱,说是有急用,因此赵某便以为短信是舅舅发来的,当日12时许,他向此卡汇去现金8200元,随后联系舅舅,但舅舅告诉赵某自己并没有发信息给他。原来,这条短信是由犯罪嫌疑人黄某群发的,户主和卡号都是黄某本人的,但奇怪的是受害人不仅仅只是赵先生一人,还有其他人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在这个案件中,短信内容非常简单,但对于该短信是否属于“诈骗短信”却存在疑问。一方面,笔者认为这种单纯的表述账户名字以及账号的行为自然难以认定为一种虚构事实的行为,毕竟从其短信内容都是真实的。而另一方面,笔者也认为对于这种行为也是难以用隐瞒真相的行为来解释的,因为隐瞒真相类型的诈骗行为要求存在一种义务来源。而在该案中行为人黄某对于受骗人来说,是否存在义务来源有疑问,毕竟黄某的短信仅仅只是属于一种白描式的短信,而对于这些收到短信的人来说并不存在一种明确的告知义务。因此,在本案中难以认定黄某的这种行为属于通说中的行为类型。
笔者认为,上述白描式的短信当然属于刑法上所规定的诈骗罪的范畴。只不过行为人是利用统计学上的一种小概率的原理,所谓小概率原理是指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小,那么它在一次实验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是在多次实验中是必然发生的。具体到本案,行为人黄某仅仅只是将自己的姓名以及账号向不特定多数人发送海量信息,在接受者之中或许就有名叫黄某的熟人,正如本案中赵某一样,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之下向黄某汇钱。但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行为会因通说而被排除在诈骗罪的行为之外,而对于这种狡辩,笔者认为对于任何法学研究者或者任何普通大众都是难以接受的。
(三)从保护法益的角度来说
从法益的角度来说,也需要刑法对上述行为进行规制。因为刑法只能将侵害或者威胁了法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所以刑法在惩罚某种行为的时候必然是因为该行为具有实质的违法性。那么对于上述黄某短信诈骗行为,从法益的角度来说,自然是对于受骗人财产的一种侵犯。而根据通说,同样是对公民财产权侵犯的行为却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很难说实现了刑法上的正义。
(四)借鉴德国刑法中对于诈骗罪的相关规定
不同于我国通说,根据德国刑法理论,诈骗罪分为三种情况:明确性欺诈、不作为欺诈和推定性欺诈。其中的明确性欺诈类似于我国虚构事实的诈骗行为,不作为欺诈相当于隐瞒真相的诈骗行为,而对于这种推定性欺诈我国则没有规定。这种所谓的推定性欺诈是指被害人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析美罗培南治疗血液肿瘤伴发热及中性粒细胞减少患儿的疗效.doc
- 浅析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劳动法解释与应对_0.doc
- 浅析翻译理论视角下的戏剧翻译研究.doc
- 浅析翻转课堂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oc
- 浅析群体性劳动争议的劳动法解释与应对.doc
- 浅析翻转课堂在贵州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绝对评价.doc
- 浅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等师范院校教学中的应用.doc
- 浅析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doc
- 浅析老区立法的坚实基础.doc
- 浅析老区立法的坚实基础_0.doc
- 2025年中国铸管沥青漆喷涂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聚四氟乙割管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屏蔽箱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B级电源电涌保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陶瓷印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保冷材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金彩立雕玻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机箱螺母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GS管装饰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气动电阻焊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女方净身出户)离婚协议书5篇.docx
- 2023年中储粮储运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合同.doc VIP
-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合同.doc VIP
- 浙江省镇海区五校联考2025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整合训练十二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 2024从洞见到生意:阿里健康特色人群消费趋势报告.pptx VIP
- 2024年01月江苏武进经济开发区(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委员会2024年选聘14名“两湖”优才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荟萃附答案带详解.docx
- 幼儿园大班第一学期开学家长会PPT课件.pptx
- 2024小学二年级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决赛试卷及答案 .pdf VIP
- 软件下载与安装、电脑疑难问题解决、office软件处理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