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汉代儒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汉代儒学

* 他认为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主张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要罢黜,这样国家统治方可安宁。 他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但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施行暴政,天将降祸于他。 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皇天 即指道教神话中的皇天上帝、昊天上帝。旧时常用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中国古代有“皇天后土”的说法,可见主宰大地山川的后土神是相对於主宰天界的玉皇大帝,是尊贵的大神。 朕躬:我,我身。多用于天子自称。不逮:达不到的地方。 现在人们学习和继承不同的学说,持有不同的议论,诸子百家遵从不同的学派,有着不同的追求和向往,致使朝廷不能建立固定统一的法令制度;法令制度不断变化,下级官吏和普通百姓无所遵从。微臣我愚蠢地认为,凡是不在《礼》、《乐》、《诗》、《书》、《易》、《春秋》等六科范围之内、不属于孔子学说的各种理论和学派,都应禁止传播和泛滥,不要让它们与(孔子学说)共同发展。邪恶不正确的学说不存在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就可以统一固定、法令制度就会清楚明确,人民也就知道怎样去做了。 覆露:荫庇;养育。 天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而体现其意志,主宰社会与自然。草木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凋零,都是天的仁德、刑杀的表现;社会中的尊卑贵贱制度,都是天神阳贵而阴贱的意志的体现。君、父、夫为阳,臣、子、妇为阴,所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就是主从关系。天子是代替天在人间实行统治的,君主之权是天所授予的,并按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这就是神化君权的君权神授思想。 ⑴对教育: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⑵对社会风气: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⑶对统治基础:打破贵族官僚对官位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 ⑷对政坛:东汉太学生的议政活动,迫使黑暗政治势力有所收敛。 靡然:草木顺风而倒貌。喻望风响应,闻风而动。 汉武帝 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汉代儒学 【高考真题】(2010·北京文综13)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荀子、董仲舒  B.荀子、孟子  C.商鞅、孟子  D.韩非子、董仲舒 解析:D,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主流思想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先秦法家理论家是韩非子,而汉朝时使儒家成为统治思想的新儒学代表是董仲舒,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合作探究】5: 材料二: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汉武帝即位时,西汉国库中积蓄了大量的粮食和钱财,国家势力相当雄厚,有条件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国家也存在土地兼并、商贾膨胀、王国问题、边境不宁等问题。     ——《中国古代史》 (1)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地位怎样?原因是什么? (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原因:儒家思想不符合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违背了历史发展。 (2)根据材料一到了秦朝儒家思想的地位怎样?原因何在?怎样评价焚书坑儒? (2)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以“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 原因: ①儒生以古非今,抨击时政,不利于秦朝维护大一统的局面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②而法家思想主张改革和建立中央集权国家,适应了地主阶级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要求。 评价: ①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②使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极大的破坏;  ③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不利于思想上的活跃。总之时代的需求——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根据材料二到了西汉治国的指导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 (3)西汉建立后治国的指导思想是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原因:①西汉统治者接受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主观原因) ②西汉初年,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目的:为了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统治者不得不采用休养生息政策。(客观原因) 措施:与民休息(减轻田租;免自卖为奴婢者为庶人;让大量士兵回家,授予田宅,并免除一定的赋税和徭役等) (一)从“无为”到“有为” (4)根据材料三,西汉初期以“无为”的黄老之学为统治思想,出现了怎样的后果呢? 1.经济恢复 2.社会稳定 3.国力日盛 积极: 消极: 土地兼并,商贾膨胀 ——放纵、姑息 边境不宁——和亲 王国问题——中央软弱无力 (5)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武帝时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是什么?汉武帝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为此在政治、经济、思想 、军事上分别采取了哪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